2007】贵阳“避暑之都”品牌催生特有“清凉经济”

2020-02-27 15:25 中广网  主页 > 记忆 > 年份财富 > 影响力 > 2000-2009 >

打印 放大 缩小

美丽国土避暑胜地         (天下口碑数据库)

贵阳“避暑之都”品牌催生特有“清凉经济”
 
中广网 2007-07-04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贵州7月月4日消息(记者王珩  潘晴霞)在2007年4月22日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以往统称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四大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和利用贵州的气候资源优势。这是贵州首次提出将气候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因为连续两年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夺魁而获得了“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今年,贵阳在“2007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依然名列榜首。“中国避暑之都”已经成为了贵阳的金字招牌,有关专家认为,贵阳的“避暑之都”城市品牌催生了贵阳特有的“清凉经济”。

    去年6月,随着国内酷暑季节的来临,“避暑之都”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避暑旅客到筑旅游,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成为林城贵阳夏季的最大卖点,对旅游的拉动效应凸显。据贵阳市旅游局的不完全统计,去年6月至7月,全市各家旅行社、酒店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两城区50多家星级宾馆全部爆满,仅6月份就接待了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49000人次。进入7月份后,每天的接待量更是与日俱增,日接待量超过2000人次。由于游客大量涌入,两城区酒店、饭店的14000个床位每天无一空缺,全市17家旅游客运公司的600多台旅游车也出现了饱和现象。据贵阳市旅游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贵阳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83.1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47.86%,其中国内旅游者人数达到了1765万人次,同比增长24.47%,国内旅游收入80.54亿元,同比增长48.21%,海外旅游者则达到了82591人,同比增长40.83%,创汇3280万美元。以“中国避暑之都”为核心的城市品牌塑造与提升战略,为贵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回报十分明显。有关专家认为,“避暑之都”带来的品牌效应催生了“清凉经济”,表明贵阳的生态环境优势正在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增强贵阳竞争力的重要一翼。“中国避暑之都”的称誉,对进一步提升“森林之城”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贵阳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贵阳“宜居?宜游?宜业”的良好生态优势和人居环境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可。

    贵阳良好的气候资源越来越受到瞩目、得到认可。日前,“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旅游经济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拉开帷幕。国家部委领导、国家级学术机构、社团的权威专家,以及国内外避暑旅游城市的代表们,就“中国避暑之都”品牌的形成、“避暑气候”、“避暑经济”等与“避暑”相关的概念、话题、产业展开了研讨。论坛还发布了中国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数——“贵阳指数”。论坛中心议题为“发展城市新型避暑旅游经济与产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们对“避暑休闲”和“避暑人居”的需求不断高涨。论坛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倡导“避暑旅游”、“避暑产业”、“避暑经济”特色城市经济新概念,系统地提出了避暑产业、避暑经济、避暑科技深化发展策略, 为“避暑产业”和“避暑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罗胜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