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口碑】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贵州福泉市徐徐展开

2021-07-07 22:26 中央文明网  主页 > 趣旨 > 共富方阵 > 乡村建设 > 美学农业 >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美学农业    (天下口碑数据库插播)

原标题:贵州黔南州福泉市: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发表时间:2021-06-04    来源:贵州文明网

  福泉市牛场镇朵郎坪村河湾组靓丽风景。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创新驱动,行稳致远!

  经过了“脱贫春风”的吹拂,如今的福泉,通组公路连万户,一座座农家小院内外干净整齐,村庄里小凉亭、荷花池、休闲广场、农家书屋等设施齐全;在产业基地里,精品蔬菜、精品水果、生猪养殖等各种产业发展兴盛,一幅靓丽新农村画卷正在铺开。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

  乡村振兴工作号角已吹响,贵州省福泉市296名干部已赶赴乡村基层,紧扣市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力、社会治理有序、环境保护有效、村寨建管有方”的“四有”工作要求,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驻村帮扶。他们步伐铿锵,开启了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新征程。

  产业发展有力

  五月的田家,自然质朴;五月的田野,乐在农忙。

  伴随初夏的阳光,来到位于福泉市牛场镇的贵州农圃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蔬菜种植基地,50多名村民正在地里移栽辣椒。只见村民分工配合,挖土、打窝、放苗、栽种,有条不紊,不一会儿,一株株辣椒苗便整齐排列在田地里。

  “产业发展起来了还是好。以前家里那点田土,种点包谷喂猪,一年到头有哪样收入嘛。如今修路搞建设,特色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村子里面越来越好。”正在地里务工的村民杨大姐讲着村子里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满脸笑容。“家里田土流转给基地,平时也在这里务工,每天能有100来块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2020年,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州农圃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实行“双公司+双订单+双保险+双支部”(双公司,即福泉市政府平台公司和引进的农业公司;双订单,即福泉市政府平台公司与销售公司签销售订单,福泉市政府平台公司与本土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签生产订单;双保险,即根据特色产业规模需求开办的农业自然灾害险和价格指数险种;双支部,即坚持村级党支部引领带动和联合党支部精准发力)等“四双”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精品蔬菜种植产业。目前公司在牛场镇发展辣椒种植1600余亩,另还有占地235亩的大棚用于育辣椒苗以及种植其他蔬菜。

  产业兴,百姓富。在当地有很多人都如杨大姐一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等方式,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因我们是以高品质要求来发展种植,产品在外面很有市场。目前我们的蔬菜大多销往粤港澳地区,更与广东百家鲜公司有订单协议,不愁销路。同时,我们辣椒成熟采摘完后土地也不闲着,用来轮种松花菜,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效益,村民也放心跟着我们干。牛场镇这里,目前带动群众近1000人,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贵州农圃公司牛场镇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蔡健永说。

  牛场镇蔬菜种植基地产业的良好发展,也彰显着福泉市产业发展有力的脉搏。

  “十三五”时期,福泉市以特色引领产业多元化发展,全面推进以生猪全产业链为主导,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生态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模式,生猪年出栏突破60万头,在黔南州占比从6.92%提升至20.41%。福泉“四双”模式在全省推广,福泉梨、福泉生姜等“福”字号地域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外,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增速位居全州前列。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据悉,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福泉市将大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四双”模式,市场化推进“1+2+N”产业发展,力争每个乡镇都有1个万亩、每个村都有200亩以上规模优势产业,生猪出栏量恢复至60万头以上,实现农业总产值31亿元以上。实施“国储林+N”工程,发展“草棚鸡”等林下生态家禽125万羽、太子参等中药材3.7万亩以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5%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制定大福姜、辣椒种植地方标准,推动“福泉辣椒”“福泉生姜”品质提升,提升“福”字号农产品知名度。

  社会治理有序

  走进福泉市牛场镇水源村杨家屯组,只见清澈的小河边杨柳依依、干净的水泥路旁花儿朵朵,一幅幅生动的水彩画装点着一户户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挂满红灯笼的长廊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好一幅幸福和谐的乡村图景。

  水源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明阳说:“以前村里的环境又脏又乱,垃圾随处可见。自从我们建强党组织之后,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大家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2018年,杨家屯组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乡村治理、产业调整、文明实践等内容先行先试,通过设立党小组,引导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村民自治小组等,着力构建一个以党小组引领,各种社会组织为补充,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民生事业发展的农村组织体系。并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选举产生村民自治小组和村民监督小组,让头脑灵活、群众威信高、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的村民通过民主推选,积极承担起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责任。

  同时,村民自治小组召集全体组民讨论研究制定《组规民约》,将惠民政策享受评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矛盾调处、乡风文明等纳入《组规民约》,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评、群众定,对出现“不支持组上公益事业、不支持组上建设发展、土地故意撂荒”等9种情况的村民,经村民自治小组劝导拒不改正的,对其在申请和享受政策补助、扶持时,建立“五不评、九暂缓”等约束,切实提升组务管理的实效性和村民遵守的自觉性。为切实发挥村民监督小组的作用,还对自治小组的工作和《组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有力保障各项制度的良好执行。

  此外,杨家屯组更利用当地农、林、渔等自然生态资源,建设休闲体验设施,营造优美独特的田园、山水、农耕文化景观,将结构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向泛休闲农业产业化方向转变。这个曾经在当地群众口中“脏乱差”的地方,如今已然华丽转身,变成了有品质的美丽乡村,成为当地的一个亮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福泉,如水源村杨家屯组一样实现美丽蝶变的乡村还有很多。

  2019年,福泉市出台《关于在全市推广“洞铁实践”开展“百寨示范千寨推动”的实施方案》,创新开展“百寨示范、千寨推动、万户创建”行动,以“三组两榜一规一训一场一所”为载体,总结制定4类13项任务清单,重点打造114个示范寨,并在全市1099个30户以上的村寨进行推广。

  目前,福泉市59个行政村1099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单独或联合组建党小组1099个,村民自治小组1099个,组务监督小组1099个,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300余支,实现村级事务由“干部当家”向“群众管事”转变,管理方式由“命令驱动”向“制度规范”转变。

  环境保护有效

  每到阳春三月,福泉市金山街道双谷村15000亩梨花竞相开放时,真是一幅难得的美景,盛开的梨花簇簇层层如云锦,微风拂过,花落如雨,成百上千的游客齐聚一堂,将这美好春光尽收眼底。

  梨园风光景色怡人,经济效益更是喜人。近年来,双谷村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国家AAA级风景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梨花节”、八届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和锦标赛,这万亩梨园的“金谷福梨”更是当地的主打产业,获得国家地标认证,目前已初步发展为集观光采摘、乡村休闲、全民健身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景区。

  “我在1993年就开始种植梨树,至今已发展了20多亩。通过梨子销售和旅游所带来的效益,每年差不多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种植户王志祥谈到“金谷福梨”时一脸自豪。

  “花开时与结果后是旅游的旺季,每年前来游玩的人数大概约40万人次。‘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摘果、冬可踏雪’的旅游特色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双谷村党支部书记李福泉介绍。

  据了解,双谷村共有农户1164户4389人,基本有一多半都与梨园产业息息相关,15000亩梨树全为当地村民所种,在正常无自然灾害情况下,每亩梨树能有4000多元的收益,而这还不算村民从事其他的如林下养鸡、开农家乐等的收入。据悉,双谷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左右。

  福泉市牛场镇水源村杨家屯组休闲文化长廊。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卖山卖水卖风景,双谷村“农旅结合”的稳步发展,亦是当地环境保护有效的一个有力体现。

  2019年,投资300万元在双谷甲九塞修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一套,双谷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同时在辖区内的2个规模养殖场均建有相应的综合利用处理设施,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

  此外,为加强双谷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双谷村配置垃圾车1辆,铺设垃圾斗32个,铺设率达100%,实现垃圾箱斗铺设全覆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全覆盖。并积极引导村民组制定村民自治制度及组规民约,将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以及村寨常态保洁、户院常态清扫、文明规约常态履行等重点内容写进村民自治制度和组规民约,以制度形式保障与推动乡村垃圾有效根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谷村只是整个福泉市环境保护有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泉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展环境日益趋好。生态环保持续加强。率先在全省开展气相超低排放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89%,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达80%。完成营造林20.04万亩,石漠化治理90.23平方公里,工矿废弃地复垦综合利用2000余亩。

  村寨建管有方

  走进福泉市牛场镇朵郎坪村河湾组,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池中荷花娇艳迷人,池里凉亭静谧伫立,池边农家乐民俗风情十足;更往深处走,各家院坝、各条街道整洁干净,村民房前屋后文化墙上的标语更显清新夺目。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拥有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小村寨,以前在村子里老人的印象中却是另一个面貌:“当时,我们这里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看。那时候虽然也有大池子,但是都没人管理,就像野外的水塘一样,更没有后面发展得那么好的产业。”

  2018年,福泉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以“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推进十在乡村”决战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通过对功能不齐全的房屋实施改厕、改圈、改灶、改水、改电等“五改”和实施院坝硬化、屋檐沟硬化、村寨通道硬化、联户路硬化、村寨亮化等“五化”工程来改善农房基本居住功能和卫生条件,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交通体系。

  不过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矛盾慢慢凸显。虽然前期各村和驻村工作队已开了群众会,大部分群众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家乡的改造建设,但个别群众因为没有直接受益、又要出让土地等原因阻碍施工……

  “有些村民不太理解,为了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除了时常通过党员带动,大会、小会进行宣传外,我们还时常组织村民前往环境美、产业兴的村寨去观看,学习别人的经验做法。”朵郎坪村党支部书记唐世海介绍。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村民现在常说的话就是:“我都为以前的我们感到害羞。”“别人无好山、无好水的地方都能做得这么好,我们那儿为什么不行?”

  当时的河湾组村民都憋着一口气,个别村民也不再闹“别扭”,积极配合村里的建设。为了证明自己的家乡更美,村民从相隔几十里的仙桥乡大花水村那儿去拉石头过来,沿路用水泥砖打造的乡村道路围栏将农田、菜园、花台等区分开来,并用石头和废弃的木料将村子进行装扮,又栽种了荷花,规范了卫生制度管理,制定了村规民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山居图。

  “生态环境美”,大家从心底里涌现出了自豪感与成就感。同时,河湾组还构建起“1+9+N”管理模式(1个党小组+9个理事会成员+全体股民),党小组成员与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组织与经济组织“合二为一”。

  热情高涨的河湾组全体村民更是出钱、出人、出土地,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入股、全民受益”的发展共同体。依托美丽景色大力发展“农旅结合”,打造了村寨内的40亩荷花塘景观,建设游乐园,经营农家乐,发展40亩金丝黄菊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发展,实现了户户增收。

  见微知著,朵郎坪村河湾组只是福泉市村寨建管有方工作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时期,福泉市投入6亿元普惠实施“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群众内生动力广泛激发。完成1099个村寨整体规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3万户、老旧房透风漏雨整治5472户,安装村寨太阳能路灯16.7万盏。黄丝、双谷等12个村获评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麒麟山、金凤等5个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福泉将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1099个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严格落实农村建房管理“七坚持七严禁”,坚决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提高农村建房质量;持续推进“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每个乡镇建成示范村寨2个、示范户200户以上。并补齐乡村设施短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重点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达8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完善村庄停车场、文体设施、乡村“大喇叭”等基础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田园变公园、乡村变景区、农家变商家。(贵州日报 张涛 卢泰铭 刘小靖)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