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阮志杰】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北京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2019-12-02 20:55 《小城镇建设》2019年04期  主页 > 趣旨 > 共富方阵 > 乡村建设 > 乡村振兴 >

打印 放大 缩小



 

 

 

摘要:北京市山区小城镇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镇村发展失衡和环境条件约束等挑战,但旅游产业的提质发展趋势、制度改革释放的乡村红利及其突出的生态价值优势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借鉴广州市山区小城镇以乡村群为单元的规划建设方式,分析乡村群发展的需求和优势,从资源类型的角度分类梳理北京市山区乡村群的发展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山区小城镇;北京市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4.002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4-0005-06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Beijing Mountainous Areas Based on Rural Groups

ZHANG Jian, RUAN Zhijie

[Abstract] The small town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 face th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and the villages, and the constraints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rural bonus released by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its outstanding ecological value advantages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s.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mall town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Guangzhou based on rural groups, and analyzes the needs and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types, this article will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ainous rural groups in Beijing, and will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mall towns in mountainous area; Beijing

引言

北京市山區分布在市域西北部,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2%,行政上包括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以及房山和昌平的山区部分。《北京市边远山区乡村十年致富工程纲要(1991—2000年)》首次明确提出山区和半山区乡镇的概念,经数次撤乡并镇后,形成了83个山区和半山区乡镇,占北京市乡镇总数的4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西北部山区是北京市的重要生态源地和生态屏障,要求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给山区小城镇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落实北京市山区小城镇在生态涵养区中的生态保护要求,同时发挥小城镇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作用,应积极探索山区小城镇的发展路径,以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1北京市山区小城镇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1.1经济基础薄弱,但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北京市小城镇地域发展不平衡,山区小城镇的人口聚集水平、产业聚集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普遍落后于平原区小城镇[1]。山区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足,园区建设质量与平原区小城镇存在明显差距。小城镇是服务“三农”最直接的单元,山区小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也落后于平原地区。

旅游产业是京郊山区小城镇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及经济增长点[2],得益于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至2015年北京市山区小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40%提升至45%(见图1)。2015年北京市山区乡镇民宿旅游接待人数近2000万人,相比2009年增长了54.77%,民俗旅游总收入比2009年增长了113.34%,单位客流对旅游收入的贡献显著提高,山区旅游产业呈现精细化①的发展趋势(见图2)。

1.2镇村发展失衡,但乡村红利逐步释放

在山区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镇区经济的增速显著高于农村地区。以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为例,2015年“北京基金小镇”项目落户长沟镇,2016年全镇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较2015年增长了9.5%,但农村人均所得仅增长5.5%[4]。长沟镇农民人均收入虽然维持增势,但增长贡献主要来自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支付,农村经营性收入呈现下降的趋势,城镇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为加速城镇化扩张,小城镇总体规划对大量村庄进行“迁村并点”,向镇区集中布局建设用地。受限于乡镇政府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征地范围外的村民难以安置等问题,规划实施结果并不理想,北京市长沟镇、大榆树镇、渤海镇、流村镇及潭柘寺镇的村庄实施比例普遍低于40%(见表1)。未能按照规划实施的迁并村,即不能按照规划安排实现城镇化,同时受规划管控限制发展空间,影响了山区小城镇的建设。

在北京市减量提质的背景下,国有建设用地的供应规模逐渐减少,城镇地区的土地资源约束增大。北京市稳步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开展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等改革工作,使乡村地区的土地资源价值逐渐释放。此外,在全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如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资源要素将进一步向乡村地区涌入,乡村地区的发展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1.3环境条件约束,但生态价值更加凸显

 

北京市针对浅山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重点区域,出台了严格的产业管控措施,山区小城镇普遍位于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此外,山区脆弱的地质条件使一批村庄长期受到自然灾害威胁,不具备安全的生产生活条件。以怀柔区为例,2011年至2015年全区累计搬迁4096户山区百姓,涉及七个镇乡共9614人[5],搬迁人口约占2011年乡村常住人口的8%,增加了山区小城镇的发展成本。

北京市山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森林资源覆盖及地表水质等生态环境状况优良,山区小城镇的生态价值显著。2016年北京市山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19天,优良率达到60%,对全年雾霾平均浓度下降的贡献超过三成[6]。2013年至2015年,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利用情况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林木绿化率由57.4%增至59%,森林覆盖率由40.1%提高到41.6%[4]。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生态价值优势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2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来自广州市的启发

2.1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建设方式

广州市山区小城镇的发展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乡村群的规划建设进行塑造的。2012年广州市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期间,形成了“美丽乡村群”的创新实践成果。“美丽乡村群”以完善设施环境为基础,培育一村一品和突出特色产业,通过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组群发展的方式,推进乡村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的建设。

2016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加快规划建设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以产业培育作为工作重点,将美丽乡村群升级为特色小镇。广州市从化区的七个美丽乡村群中,已有五个被升级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群的产业类型包括休闲游憩、文化创意、健康医养等类型,普遍厚植乡村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致力于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广州市北部山区与北京市西北部山区的发展条件相似:其一,都对低端低效的制造加工业进行严格限制;其二,均地处市域边缘、区位偏远;其三,都面临大城市过度集中的问题,周围地区成为城市非核心功能的承接地区。因此广州市山区以乡村群为单元的规划建设方式,对北京市山区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2保障乡村群发展的资源条件

广州市在市级层面编制实施方案,指导乡村群的规划建设,并在资金、人员及土地上提供全面支持。资金方面广州市每年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区级财政安排500万元,为期三年共4500万元资金投入建设,在建设期间及验收后的三年内提供财政返还。人员组织采取多级政府联动的方式:如莲麻小镇由市级领导挂帅,牵头多部门联合进行直接投资建设;又如西塘童话小镇采取“区级+镇村”的组织方式,区级层面成立工作组负责规划编制、资金统筹及招商引资,镇村层面的组内成员在建设期间驻村工作,对建设进行直接管理和指导。

2.3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发展优势

北京市山区小城镇借鉴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建设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推进区域平衡。工业化时期对土地有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要求,使平原区小城镇获得发展先机。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丰富的产业形态能够适应不同的用地布局特征,山区通过乡村群整合零散资源将实现产业发展,缩小山区和平原区的差距。

(2)实现镇域联动。山区小城镇中各村的资源禀赋不同,占据资源优势的村庄更容易得到市场青睐实现发展,容易造成镇域失衡的问题。乡村群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资源禀赋差异转变为功能定位差异,使各村共享发展红利,推进镇域联动发展。

(3)形成规模效应。村庄个体的发展容量、经济体量和资源规模相对有限,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各村组建集群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承载更长的产业链条和更丰富的产业形态,形成规模发展的效应。

3北京市山区小城镇的乡村群类型分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山区应统筹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提升综合效益,山区小城镇应充分发挥生态屏障、水源涵养、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等功能,带动本地农民增收。北京市山区小城镇依托沟域经济建设、生产联动合作等方式,已形成了一批以产业为纽带的乡村群(见表2)。

3.2特色种养型

特色种养型的乡村群依托传统农业的生产优势,使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营销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发展过程中注入健康、绿色、文化等因素,向观光、体验、度假等第三产业延伸链条,形成一产与三产融合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如平谷区大华山镇是“京郊大桃第一镇”,村庄连片生产大桃,将艺术创作融入桃业种植,培育出寿星桃、美人桃等个性化大桃,在“平谷桃花音乐节”的辐射下融入区域旅游产业布局中;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新村、东山村、香峪村连片发展京白梨产业带,镇政府通过获取“门头沟京白梨”商标,注册京白梨产业协会,对外强化特色产业的知名度。怀柔雁栖镇利用清泉水养虹鳟鱼,打造“虹鳟鱼一条沟”,各村依托虹鳟鱼养殖配套旅游设施,实现了虹鳟鱼养、赏、食、购、娱等的一体化发展。

3.3民俗文化型

民俗文化是一个区域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长期形成某种社会共识,形成在餐饮、服装、文娱、信仰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的社会生活方式,通过历代传承和历史积淀形成传统习俗。怀柔区宝山镇地处天河、白河、渣汰河三河交汇处,为发展民俗旅游村以乡野餐饮文化为产业亮点,通过一村一宴席的形式推出“天河八宴”,如下坊村的“白河魚宴”和超梁子村的“天河兔宴”,形成具有餐饮特色的民俗旅游乡村群。怀柔区琉璃庙镇通过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吸引旅游客源,如杨树底下村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敛巧饭”民俗文化节、东峪村云梦仙境自然风景区的鬼谷文化节,厚植村庄民俗文化基础。此外,琉璃庙镇也引入现代资源打造特色活动,如全国场地越野车锦标赛等,扩大宣传提高影响力。

3.4生态景观型

依托生态景观实现产业发展的乡村群,一般得益于自然风景区的建设。这类旅游产业一般是以自然风景区为规划建设的重点,游客聚集提高了住宿、餐饮等配套需求,催生了一批围绕在景区附近的旅游服务乡村。延庆区千家店镇在白河谷地和黑河峡谷中孕育有硅化木群、滴水飞瀑等稀有的自然地质景观资源,通过滨河交通环线打通生态景观通道,形成延庆“百里山水画廊”,并串联周围村庄中的庙宇、楼阁等古迹作为景观节点,推进一批村庄旅游产业发展。房山区十渡风景名胜区以岩溶峰林、峰丛、河谷等独特地貌,打造“十渡山水文化走廊”。采取类似发展方式的还有怀柔区雁栖镇的“不夜谷”、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玫瑰谷”。

4北京市山区小城镇的乡村群发展对策

4.1谋定而动,规划先行

山区的地形犬牙交错,村庄聚落受地形分割布局零散,基层组织能力缺乏宏观统筹能力,仍需依靠自上而下的引导实现资源整合。已经初具发展规模的乡村群存在粗犷发展、同质竞争等低效问题,如围绕在景区周围的村庄群普遍发展民宿、餐饮等同质业态。为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应现行编制乡村群规划,使各村之间彼此区分又相互联系,形成组群式的协同发展格局。

规划应有贯穿各村的统一概念和方式,将各村串点成线,促进乡村组群形态的建立,达到产业连片发展的目的。在乡村群规划实施的时序上,对组群中的村庄采取“建设一批、引导一批”的发展思路,集中资源培育重点村,在重点村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下,发挥村集体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目的地引导一般村庄进行建设发展。

4.2机制创新,释放红利

我国长期存在优质资源向更高层级行政区域转移的现象,山区小城镇作为较落后的基层行政单元,资源条件天然具有局限。依靠基层机构发展乡村群,资源要素并不充足,如怀柔区渤海镇四村自主联合发展即受到镇村资源条件的束缚。广州经验表明,更高层级的政府投入在初期阶段是必要的:市、区两级政府派出临时机构驻地工作,形成市级引领战略方向、协调重大问题,区级编制实施方案、统筹工作安排,镇村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从各层级导入资源。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不能长期作为乡村群运营的主体,应向服务角色转变,渐进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相对稳定的运营环境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参与意愿,将山区乡村群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寄予市场,应逐步建立政府和市场协作的运营机制,包括村企或镇企合作平台搭建、收入分配、运营维护、监督考核等内容,形成兼顾镇村发展、社会公平和企业盈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3灵活用地,统筹安排

2017年北京市开展统筹利用集体产业用地试点,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创新利用模式,促成一批优质企业有意将资源投向小城镇,如万科集团与丰台区长辛店镇、中建八局与延庆区大榆树镇等。山区小城镇受地形条件限制集体产业用地规模较少,应将改革重点放在宅基地创新利用的路径探索中,在山区推进宅基地资源盘活。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鼓励村庄之间统筹用地,通过入股等形式共享发展红利,同时强化村庄群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适当松绑流转和抵押限制,保障企业参与的用地和融资需求。山区发展优势在于不可移动的自然生态资源,可借鉴南方地区点状供地的创新形式,在建设规模相同的情况下,扩大建设与自然生态景观的接触面,既利用了生态优势极大提升产业价值,又推进产业形态的创新。

4.4拓宽资金,多层使用

山区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依靠镇村资金规模不足以改善产业发展条件。一是政府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设立乡村群发展专项资金,完善转移支付机制,整合美丽乡村、泥石流搬迁村、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各项资金统筹使用,明确资金使用的优先次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以资金入股、成立基金、设立债券等形式鼓励企业投资。三是引导村民返乡创业,通过拓宽村民借贷渠道,鼓励村民投资。

投入资金应采取多层次的资金使用方式,公开招投标、小额工程及农户补贴三种形式。乡村群全域的基础设施投入须较大资金规模,超过金额标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规范推进。全域基础条件改善后,通过节点打造进一步提升,可采取小额重点工程的形式较快推进项目落地。最后广泛动员村集体的自组织能力,落实到农户的项目采取补贴的形式使用资金,如民居外立面整饰等。由此在全域、节点及农户三个层次开展项目,极大提升建设效率。

5结语

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符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响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指示,是推进乡村新型城镇化、解决地域发展不平衡、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议在北京市开展山区乡村群规划建设试点,积极探索乡村群的规划建设机制,探讨乡村群与山区小城镇建设发展融合的政策措施。

注:

①本文提到的“精细化”指旅游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旅游产品层次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郭光磊.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2]郭大力.北京郊区小城镇发展30年[J].北京规划建设, 2009(1):53-55.

[3]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0-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6.

[4]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局.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年鉴2017[M].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局,2017.

[5]钟勇辉,彭兴东.山区百姓受益泥石流搬迁[N] .北京日报,2015-11-10.

[6]黄撷羽,刘芳,何忠伟.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演变及趋势[J].农业展望,2018,14(2):34-38,51.

[7]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31(9):105-109.

[8]赵博,田雨轩,张丹丹,等.大城市周边山区小城镇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讨——以西安临潼区三个街道办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10):85-91.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0.014.

[9]李潇,徐广才,王嬴.北京市郊区重点小城镇可持續发展评价[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33(3):103-107.

[10]刘琳琳.北京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6.

[11]赵之枫,戴俭,张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小城镇的转型与发展[J].北京规划建设,2014(6):60-64.

[12]吴威龙.山区小城镇规划特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18):8774-8775.

[13]张强,田大宏,谢宏坤.对山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以湖南省龙山县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26(8):61-63.doi:10.3969/j.issn.1002-8439.2008.08.018.

[14]何义忠.对西部山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J].小城镇建设,2002,19(2):90-91.

[15]陈丽华,刘东,李源茂,等.山区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初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3):51-55.

[16]叶玉静.山区小城镇建设调查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02,19(4):88.doi:10.3969/j.issn.1002-8439.2002.04.039.

[17]白明孝,向贵和.山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1997,14(1):44-45.

3.1历史遗迹型

历史遗迹是历史时空中留下的遗物,不仅是一个地域生命历程的见证,更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物化载体,包括亭台楼阁、古树古井等物质遗产。北京作为历朝古都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山区相对缓慢的城镇化进程保护了珍贵的遗产资源,一批乡村群依托历史遗迹发展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业。门头沟区斋堂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的明清古建筑为核心资源,重组双石头村、柏峪村等六村资源,建成精品旅游路线。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坐落于慕田峪长城脚下,北沟村村集体牵头与四村合作,打造“游在慕田峪,住在北沟村,购在辛营村,种在田仙峪”的组团发展模式。昌平区流村镇是明清时期拱卫京师的战略要地,著名“边关三城”中的白羊城及长峪城即坐落在镇域中,现今演变为村庄。流村镇产业发展也意图通过边关文化串联流村沟域沿线乡村,发展环沟域的乡村群旅游产业。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