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深呼吸高校集中区|八闽首邑闽侯与福州大学城

2024-03-10 15:55 闽侯市政府网  主页 > 关注 > 深呼吸数据库 > 深呼吸头舱 >

打印 放大 缩小




八闽首邑闽侯与福州大学城




闽侯概况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3-05-04 15:09 浏览量:4805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闽侯素称“八闽首邑”,地处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会福州市区,土地面积2126.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1.5万(含高校师生),现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共329个行政村(社区),是著名的“中国根艺之乡”“中国橄榄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喜娘根艺之乡”。(1)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两千多年来,这里历为省、郡、路、州、府驻地,近现代以来就走出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民主革命者林觉民、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这里人才辈出,闽侯籍“两院”院士就达16名。现大学城入驻有13所院校,高校师生23万人,为这里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创新创业动力。(2)山川秀丽,生态优美。这里融“山河湖泉林”于一体,境内44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延绵起伏、气势磅礴,闽江、乌龙江、大樟溪三大流域穿境而过,金水湖等湖滩点缀其间,光明温泉、双龙温泉、汤院温泉等温泉闻名遐迩,森林覆盖率达60.52%,更有“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方丛林第一”雪峰崇圣禅寺、与鼓山齐名的旗山,以及闽都民俗园、江滨湿地公园、千家山公园等众多名山、名寺、名园。(3)统筹发展,宜居宜业。今年来,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进一步发挥“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区位近主城”三大优势,加快建设“科教名城、产业强城、宜居新城”,全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滨江新城。同时,闽侯客运中心、闽侯八中、洪塘大桥等第一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均衡优质。(4)交通便捷,互联互通。境内高铁、国道、省道纵横交错,9座跨江大桥(不含跨江高铁高速桥)将于福州主城连为一体,城乡路网四通八达,现有高速出入口14个,数量全省县级第一,福州地铁5号线也已开通运营、滨海快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构建形成了适度超前、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是全省第一个通地铁的县。(5)幸福和谐,荣誉满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县”,以及省级“双拥模范县”“卫生应急示范县”“文明县城”“森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地理概况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1-03-08 09:25 浏览量:6871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省会福州市西南侧,位于北纬25°47′35″—26°36′28″、东经118°52′10″—119°25′31″之间。东部、东南部与福州市、长乐区相邻;西部、西南部与闽清、永泰县交界;南部与福清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古田、罗源县毗邻。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横贯县境中部,在境内流长100.4公里,把县境分割成江南、江北两大块。北岸的沿江乡镇有小箬乡、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南岸的沿江乡镇有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闽江流至南台岛淮安时,分为两支,俗称南港、北港。南港又统称乌龙江,绕经上街、南屿、南通三镇与大樟溪会合,再流经祥谦、尚干后出境,到马尾与北港汇合,越闽安镇流入东海。
 
江北的山地属鹫峰山的东伸支脉,山脉由闽清、古田入境,蜿蜒廷坪乡、大湖乡,然后折向西南,直抵洋里、白沙等乡镇,海拔高度大部分在800米以上,大湖乡的牛姆山主峰为境内最高峰,海拔达1403.7米,其次为大湖乡岭头村的石洋山,海拔为1384.9米,再次为廷坪乡后溪村的狮头蒂,海拔为1337.7米;江南山地属戴云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分别绵延于鸿尾、竹岐、上街、南屿、南通、尚干、祥谦、青口等乡镇,在西南部与永泰接壤,形似一堵与永泰相隔的天然屏障。著名的山峰大帽山,在鸿尾乡境内,海拔1237.7米。
 
闽侯全境南北长89.7公里、东西宽55.75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136平方公里(折320.33万亩)。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闽江流域从洋里、鸿尾、白沙起,向东至尚干逐渐平坦开阔,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3—10米。所以,闽侯县地貌分为五种类型: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台地平原。中山、低山合称为山地,共有面积223.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9.9%;高丘、低丘又统称丘陵,全县丘陵总面积为37.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8%;台地平原总面积为58.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3%。

闽侯气候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1-03-03 09:25 浏览量:3505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境内年降水量1200~2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其中上街镇土溪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2152.6毫米,南屿镇葛岐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1258.9毫米。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北部和西南部中山地区,海拔900~1200米,形成一个多雨层,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2000毫米;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1700毫米;闽江沿岸平原区,年平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上街、大湖为全县两个降水中心。上街极端最大年降水量曾达到2850毫米(1961年土溪站);大湖的雪峰站平均降水量为1954毫米。南屿、祥谦是本县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2毫米。

  全县年平均雨日150天,占全年日数41.8%,晴天42天,占11.5%。一年中,降水量多集中在3~6月份,尤以5~6月为多。根据降水变化特征和成因,全年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

  春雨季(2~4月) 降水量约290~420毫米,占全年的22%。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出现阴雨低温,降水强度弱。

  梅雨季(5~6月) 降雨量在400~58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的30%,6月份为全年降水高峰期,约210~310毫米,占全年的16%。其特点是雨时长,范围广,雨量多,强度大,常出现大雨到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台风、雷雨季(7~9月) 雨量分布不均,降水量在500.6毫米左右,约占全年的36%。其特点是降水年际变幅大,受台风影响,时常出现暴雨,炎热天气常出现午后雷阵雨。多雨年份易发生洪涝灾害,少雨年份易出现干旱。

  少雨季(10月至翌年1月) 降水量在140~330毫米,占全年12%。其特点是雨日少,降水量小,晴好天气多,经常是干冷天气。

  境内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7毫巴,平原地区在18~20毫巴之间,山区在16~17毫巴左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极端最大绝对湿度40.7毫巴(1967年7月19日),极端最低绝对湿度20毫巴(1963年1月27日)。一年中绝对湿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1月最小,月平均值在9.7毫巴;7月最大,月平均值31.4毫巴。日变化情况是:凌晨(4~6时)绝对湿度最小,最大值出现在13~14时。

  相对湿度分布,平原地区年平均在75%~80%之间,高山地区在81%~85%之间。分布趋势与气温相反,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一年中最大的月平均值出现在阴雨连绵空气湿润的5、6月份,其值高达84%~86%,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75%。日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仅为11%(1963年1月25日)。

  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9小时,日平均5.1小时。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冬季最少;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达281小时,2月份仅98.7小时。境内的太阳总辐射为107.3千卡/厘米2·年,闽江两岸为109.7千卡/厘米2·年,北部高海拔地区为103.7千卡/厘米2·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日照的年际变幅度较大,1963年最多,达2524.6小时;1954年最少,仅1179.4小时。
 

闽侯气温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1-03-01 09:25 浏览量:2613    
闽侯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
 
由于垂直温差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0.46℃~-0.53℃/百米。北部山区的大湖、廷坪、洋里,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17℃;中部的闽江两岸丘陵河谷的鸿尾、白沙、竹岐、荆溪,海拔在5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7℃~20℃;东南部河口平原的祥谦、青口、尚干、南通、南屿、闽江、上街、甘蔗,海拔在5~100米的平原、低丘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9.5℃~20℃。
 
历史上,境内出现极端最低气温为1955年1月12日气温-4℃,最高极端气温为1988年7月15日气温高达40.6℃。

气候特点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1-02-04 09:25 浏览量:3034    
  闽侯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闽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唐朝韩渥诗道:“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
 
  由于垂直温差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0.46℃~-0.53℃/百米。北部山区的大湖、廷坪、洋里,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17℃;中部的闽江两岸丘陵河谷的鸿尾、白沙、竹岐、荆溪,海拔在5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7℃~20℃;东南部河口平原的祥谦、青口、尚干、南通、南屿、闽江、上街、甘蔗,海拔在5~100米的平原、低丘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9.5℃~20℃。
 
  历史上,境内出现极端最低气温为1955年1月12日气温-4℃,最高极端气温为1988年7月15日气温高达40.6℃。
八闽首邑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1-02-04 09:25 浏览量:6798    
闽侯县历史悠久,从昙石山、竹岐庄边山、白沙溪头山、小箬牛头山等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考证,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聚居,从事渔猎等生产活动。闽侯县建治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侯官县,为闽地始设5县之一。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更名为闽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闽县析置侯官、长溪、新宁(今长乐市)、温麻(今连江县)。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侯官西部地置永泰县。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划北部地置梅溪场(后为闽清县)。明清两代,闽县、侯官县同属福州府,县城同设于福州城内。民国二年(1913年)闽县、侯官县两县合并,取两县原名首字定名为闽侯县,闽侯由此而得名。1944年,因逝于重庆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是该县祥谦凤港人,国民政府决定将闽侯县更名为林森县。1946年,划出县治大部分城区设福州市,从此县、市分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年,即1950年4月复名闽侯县。随后,鼓山、盖山、义序、马尾先划属福州市;后又有建新、亭江、琅岐、城门划属福州市郊区。“八闽首邑”之称便由此而来。
中国橄榄之乡    
“南方丛林第一刹”雪峰崇圣禅寺
中国金鱼之乡
福州大学城所在地
效果图惊艳!大学城中心共享区…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3-01-31 15:46 浏览量:774    
  资源共建共享、创新要素集聚、生活便捷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记者日前获悉,自规划之初便备受关注的大学城中心共享区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试桩,正在进行桩基检测、临设施工、场地平整等工作。大学城中心共享区一期工程拟建设一楼一中心(即综合服务楼、科教中心)、旗山湖地标塔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24.5亿元,计划2027年12月竣工。 
  “大学城中心共享区一期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春节期间我们安排工人留守工地正常作业,同时,项目部管理人员也坚守岗位,做好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后勤各环节运行畅通。”建设单位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涛介绍。
  据了解,大学城中心共享区位于福州科学城共享核心区,规划范围北至建平路、南至学府南路、西至福银高速、东至旗山大道,总面积约4.21平方公里,环旗山湖串联了科研服务组团(提供科教共享综合服务)、科创组团(为院士等高端人才提供研发及配套服务)、文化服务组团(提供文艺共享服务)、体育服务组团(提供体育综合活动场地)、TOD综合服务组团(对接交通枢纽提供商务综合服务)。大学城中心共享区的整体设计还包括闽都院士村的规划,打造集学习、科研、生产、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共享区。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