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我们的京三角|韩英: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研究*

2023-03-02 18:06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  主页 > 关注 > 首都圈 > 京津门楣-燕郊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京津冀 首都圈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点睛导读:国土名片-天下口碑数据库小编芬儿、李新宇、张杨、李浩


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8期 

 

韩 英

(邯郸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河北 邯郸056000)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京津冀三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创新协同发展的研究工作,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三个地区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力量,缺少了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难以保质保量,而且在时间上也不会长久稳定,所以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研究,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动力支持和可持续保障,积极应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为促进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和理念

1.1 背景

在京津冀开展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地区有着各自的科技突出优势,例如北京有着高水平的科技技术,天津在经济技术领域中是佼佼者,河北则能够提供充足的劳动资源,所以在此基础上,展开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不仅可以让这三个地区完成优势互补,还能够取长补短,弥补各自的不足,为三个地区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京津冀三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对科技协同发展有着明显的各自需求,所以要对三个地区的科技技术和资源进行平衡协调,确保科技资源流动的合理性。当前,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还处于成长阶段,虽然科技协同发展能够带来很大的优势作用,但是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比如环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产业转型难等,只有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化解这些难题,那么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才能高质量完成。

1.2 理念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而且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具备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制定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计划,是因为京津冀可以满足在科技领域协同创新的需求,而且为保障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还专门出台了一些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保驾护航。[1]另外,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中,之所以对创新有着很高要求,那是因为新时代背景下,科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也是各行各业维持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需要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我国还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展区域,京津冀区域虽然起步晚,但是只要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理念和方向,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渠道,那么就可以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2 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现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还在摸索中,虽然京津冀三个地区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的核心力量,在资源的助推下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吸纳了很多人才和技术,为京津冀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北京地区在科技技术方面保持领先,所以它可以为天津和河北地区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天津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突出,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经济资源支持,而河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的高质量实现提供劳动力,这样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域不断扩大,所以只要平衡处理京津冀三个地区的各个要素,便能够为科学技术的长期流动提供保障。但是除去这些优势,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也会面临一些障碍,例如北京、天津与河北三个地区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而且科学技术水平不在一个层面,比如在2011年三个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就存在很大差距,北京77955件、天津38489件、河北17595件。而且在加大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带来生态环保方面的问题,比如北京的科技园向外迁移之后,就容易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污染,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后,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再者,京津冀区域内还缺乏创新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京津冀这三个地区的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机制,所以功能定位、发展规划等都不够明确,进而也导致完善的政策体系缺失,制度环境存在缺陷,不利于长久稳定的协同发展。此外,区域内的创新产业链对接并不充分,不利于构建高效的产业和技术梯度转移对接体系,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等也存在偏斜现象,北京的每万人R&D 人员数远高于天津和河北之和,是河北的9倍多,其中高层次人才中,北京两院院士756 人,是天津的21倍,河北的50倍,人才资源如此大的差距不利于区域内科技竞争力整体提高。

其一,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明显,布局稍欠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津地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日趋明显,比如河北省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仍在运行,生态企业发展模式尚未引起大众重视,各种设备的能耗、电耗、工业污水排放等增长率持续上升,使得京津冀连片地区雾霾天气、降水降雪等自然气候不太正常。由此可见,区域内科技发展还面临生态治理与生态保护等严峻考验,区域要想发展科技创新,需重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好区域经济社会的后顾之忧。另外,京津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治理与保护过程中,尚未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环保基础设施、环保公共服务等软硬环境方面与其他地区仍有较大落差,使得科技成果难以满足生态环境要求。

其二,基础设施有待创新,资源规划不够合理。

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天津是全国创新资源密集的地区,全国1/4 的知名高校坐落在北京,1/3 的科研机构在北京,资源十分丰富。但河北省位于京津周边,经济基础较弱,科技创新资源不足,导致其与北京天津等地科技实力差距较大,开展科技帮扶政策也只能起到扬汤止沸的作用,无法带动整个河北地区科技创新。同时,京津冀地区创新链、产业链等在对接时存在不充分问题,京津冀地区如今尚未形成一体化高效的产业和技术梯度,京津科技、人才优势与河北产业基础优势、区位优势等资源也还未形成整体竞争力,无法凝心聚力开展科技创新。

其三,缺乏联动合作机制,协调发展能力不足。

京津冀三地在产业区域、产业优势、市场发育、信息技术等层面近年来相辅相成,实现了多向转移、优势互补的战略任务,极大带动了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然而京津冀地区却出现联动合作机制不够深入,跨区域协调力度不足的现实障碍,导致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进程较为缓慢。首先,天津作为典型的“大都市”,却是小农业占比重较大,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北京、河北等地对其输入了大量科技相关资源,虽然使得天津地区科技状况有所改观,但却衍生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说明当地协调发展能力相对不足。另外,京津冀地区普遍存在政府各自为政的现象,尤其在中小城镇乡村地区,外界科研资源、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无法在城乡地区实现低位对接,使得京津冀地区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困境。

3 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京津冀地区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是最重要的内容,京津冀科技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增强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所以为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三个地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渠道,针对当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确保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顺利实施,为国家带来更大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总结出科技创新的要素

在开展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适时总结出科技创新的要素,为后续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也能够促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突破科技发展中的界限,使得科技创新工作更加灵活可控。比如智慧产业园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中占据重要地位,智慧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由智慧技术、绿色技术与农业技术来作为支撑,通过实施无土栽培、绿色栽培等手段来改善农业产业中的污染现状,不仅能够优化农业产业配置,还可以让绿色产品参与到市场产品的交易中,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2]而且将绿色技术分享到京津冀科技发展平台中后,有利于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技术融入其中,这样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机遇。所以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应该积极总结具有研究价值的要素,从而可以引发技术探讨的良性循环,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3.2 实施统筹性的规划管理方案

实现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统筹性的规划管理方案作为基础,负责科技创新发展的机构由国家和政府部门来建立,然后由机构中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负责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工作流程。在制定统筹性规划管理方案时,一方面要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在制定科技发展策略的同时也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规划研究,这样才能让京津冀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持续长久的推进。另一方面,由于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属于跨省的建设工作,因此各自的省市部门也要规划各自的科技创新方案,比如各个省份应该组织开展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研究会议,这样可以提高发展规划和操作计划的科学性、实效性,结合各自地区的科技发展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出科技发展路径中的管理方法,确保地区之间科技协同发展时实现效益共赢。[3]此外,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规划管理方案中还应该顾及到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全方位支撑。

3.3 增强创新产业链分布的合理性

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产业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形式,它能够起到避免科学技术分离的作用,将单项的科学技术集聚起来,便可以得到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链。因此要增强创新产业链分布的合理性,对京津冀三个地区的资源进行优化处理应用,完善三地科学技术的对接,提高科学技术分布的合理性。为避免京津冀三地的科技产业出现很大的重复性以及发生梯度分布问题,可以制定空间错位发展的创新产业链,这样可以为科技产业链的稳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应该对京津冀科技产业链不断进行技术优化,例如,在科技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地区可以将科学技术分享给天津与河北,让天津地区能够拥有发展高端科技的资源支撑,河北则可以在科技园区建设方面获得机遇,这样北京的科学技术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应用价值也会更大,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4]

3.4 明确战略定位,构建一体化顶层设计

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只有先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有所创新。对于北京而言,应着重围绕自身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将原始创新地、技术创新地、人才聚集地、成果交易核心区、高端产业展示区等资源结合到一处,集中力量打造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天津应发挥自身现代化制造业的优势,配合北京深入技术研发及新兴产业研发,将战略性新成果转化为辅助资源。对于河北而言,可利用自身地域广、人员足的优势,为北京和天津地区构筑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实验区以及绿色低碳经济循环区,为北京天津等地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5]。另外,京津冀地区还应做好统筹设计工作,成立跨城市、跨部门的领导小组,将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内容细化到各个组员内部,全面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比如可创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会议,研究及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相关问题;还可制定临时行动计划,针对不同阶段所确定的科技创新项目,创新计划内容,同时明确行动小组中各成员的责任分工与实施进度,确保项目的深入落实。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才能促进国家综合竞争实力水平持续提高。因此,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应该遵循全方位、全方面原则,增强京津冀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减小三个地区之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收获。但是现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过程中,还会面临着环境受到污染、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产业链对接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持久推进,对此政府部门和科技机构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来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实践表明,京津冀地区可以通过实施总结出科技创新的要素、实施统筹性的规划管理方案、增强创新产业链分布的合理性等策略来处理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其创造良好外界条件,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