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铁道兵英雄传|刘建奇:为妻弟扫墓

2023-02-07 15:39 延河·绿色文学杂志  主页 > 大国红 > 铁道兵精神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铁道兵英雄传(栏头署书:乔惠民)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为妻弟扫墓

2020-03-16 03:30刘建奇
延河·绿色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铁道兵陵园讲解员

 

刘建奇

2018年9月1日,天高云淡,秋风习习,我偕同妻子、妻兄和儿子从杨凌车站登上高铁,前往新疆祭奠四十一年前牺牲在巴音郭楞州和静县的妻弟。一路上,沉重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笼罩着大家的心田。

妻弟名叫胥志强,是乾县周城乡人。生于1958年,1976年3月参军到铁道兵驻新疆部队服役,1977年5月5日,年仅十九岁的他在修筑南疆铁路中不幸殉职。噩耗传来,家人们悲痛万分,乡邻右舍也为之哀伤惋惜。他的离去带走了岳母老人家的思念,只给亲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悲伤。

四十一年来,家人们总想去新疆为妻弟祭奠扫墓,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能知道他的安息地在何处。岳母在世时,每逢清明节,都要到十字路口朝西北方烧些纸钱,为妻弟祈祷一番。1985年4月,妻兄想念心切,独自一人去了新疆寻找弟弟的安葬地,一路上到处打听,费尽周折,才知道弟弟原来所在的铁道兵部队已经撤销建制,整体并入铁道部,部队离开时,也没有向地方上作任何移交。他在新疆奔波了半个月找不到下落,只能无奈噙着眼泪返回。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尽管岁月的长河渐渐逝去,但亲人们对妻弟还是有着魂牵梦萦的思念,每当提起为他祭奠的事,心中都充满着无言的泪水,四十一载的等待疼了家人的心,白了家人的头。

这次能去新疆和静县扫墓,我们亲属由衷感谢三秦都市报和巴音郭楞日报两家报社,是他们的联动努力,才使我们终于结束了长达四十一年的寻找和等待,实现了夙愿。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妻兄一位朋友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了一则寻找烈士亲属的消息,当即用手机拍下转发给了他。当妻兄看见上面弟弟的名字时,既意外,又感动,差点惊叫起来,立马拨通了三秦都市报张姓记者的电话,确认了这一消息之后,又很快通知了其他人,至此我们才知道妻弟现安葬在和静县新建的人民烈士陵园。而他的灵魂,也许至今还飘荡在南疆铁路线上,飘荡在天山群峰之间。

第二天下午,我们一行到达了和静县。从新疆版图上看,和静县位于天山南麓,地域非常辽阔,面积有39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高原占了92%,南疆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在秀美灵动的天山之间。在和静县停留期间,我也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筑路历史:这条全长470公里的铁路,铁道兵部队调集了万余官兵,从1947年起,历时十年,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风栉雨,克服恶劣环境和地质及自然灾害等种种困难,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通了这条纵贯新疆南北的“大动脉”,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这条铁路线上当年曾激荡出无數闪亮的星火,也承载了妻弟和战友们英勇奋战的光辉足迹。

第三天清早我们便来到了和静县民政局,接待的同志十分热情,听了情况介绍后,对我们食宿做了周到的安排,并派专车送我们到了烈士陵园。陵园坐落于县城东北方天山脚下,其面积之大,规格之高,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园内柏树青翠挺拔,庄严肃穆。在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前,我们先是敬献了花篮鞠躬默哀,后又跨上台阶,默读着石碑上的文字,妻弟名字镌刻其中。读到他的名字时,我们不由自主地热泪直下。碑的两侧是铁道兵雕塑,刻画着战士的群像,栩栩如生,让人肃然起敬。讲解员介绍,这座陵园建于2014年,和静县委、县政府为了铭记历史,追思英雄,投入了巨大的财力,把为修筑南疆铁路牺牲后就地散葬在铁路沿线的近200名烈士骨骸,集中迁葬到了这里。自陵园建成后,前来缅怀烈士的人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此时一句诗涌入我的脑海:“青山处处埋忠骨,当年兄弟今安在?”妻弟和战友们一起长眠在这里,不孤单也不寂寞,虽然离开我们已有四十一年,筑路的大军也早已远去,可他和牺牲的战友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他们的英名也没有因岁月的久远而失去光彩。相反,他们的光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得透亮和耀眼,他们依然活在千千万万人民心中。作为烈属,我们要向和静县的党政领导和各族人民深深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给了妻弟这般归宿。

离开纪念碑,进入到了墓地区,翠绿的柏树之间整齐的排列着约有200块石碑。柏树在山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仿佛是烈士们对我们到来的问候,环视周围一座座墓碑,我心中甚感悲痛,一股强烈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碑上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名字都记载着铁道兵修筑南疆铁路的壮烈岁月。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很快便找到了妻弟坟墓。墓体是用大理石砌成的,坟头石碑上“胥志强烈士”五个大字格外醒目,刚到坟前,未及献上供品,我们几人就已泪如泉涌,哭成了泪人。妻子一下子扑倒在墓上号啕大哭起来,双手不停地拍打着坟墓,声声呼喊着弟弟乳名。血脉相连的情感,41载入骨入肉的牵挂,在这一刻全都释放出来了。刹那间撕人心肺的哭声连成一片,回荡在陵园的上空,惹得站在一旁的讲解员和司机也在不断地擦拭着眼泪,哭声引来了一大群前来祭奠战友的重庆籍铁道老兵。他们个个含泪劝慰着我们,搀扶起妻子一起拍了合影。看到这些年已花甲的老兵,我忽然间想起了四十一年前妻弟与亲人们告别时胸带红花、笑容满面的那一幕,而今天我们却以香蜡、清酒之仪在他的坟前祭奠。此时此刻,我有了别样的感受。

这一天归来住宿和静宾馆,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在惋惜妻弟的同时,我也明白了穿上军装和“献身”的意义。军人有军人的使命,军人也有军人的担当。从战争年代的保家卫国到和平年代的建设祖国,时代的主题在变,参军的青年在变,但不变的是人民子弟兵身上流淌的血脉、胸中燃烧的激情、肩上扛起的责任。妻弟为祖国建设血洒天山奉献了一个真正的军魂,他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已经注入了国家的血脉,他和牺牲的战友们是国家民族之魂的组成部分,为国捐躯,彪炳千古!

志强,我的好兄弟,安息吧,往后我们还会再来看你。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