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点豆成金|张茂明:早熟高产大豆品种合农95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3-05-24 22:47 大豆科技杂志  主页 > 趣旨 > 国土经济 > 点豆成金 >

打印 放大 缩小





早熟高产大豆品种合农95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杂志发表 2022年6期 

 

张茂明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三江平原主要作物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总产和商品率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玉米和大豆比较效益差距加大,在高积温区生产者种植玉米积极性高,导致大豆种植区北移,尤其是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第六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气候冷凉地区,逐渐成为全国大豆主产区。其中,增加第四和第五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成为我国扩种大豆和增加大豆产量的主要突破口。该区地处我国高寒地带,生育日数短,无霜期短,活动积温不足,育成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不佳,生产上早熟、高产、抗病及优质食用的主栽品种缺乏[1-3]。因此,选育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成为该区大豆生产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绥农14为母本,黑河38为父本,开展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经南繁北育、系统选择、联合鉴定等多种方法育成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95。2016年该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产品”。2022年通过俄罗斯国家品种登记委员会专家评审,在俄联邦正式登记,允许在远东联邦地区推广和应用,成为首批在国外推广应用的大豆品种。截至目前,合农95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66.67万hm2以上,迅速成为适应区主栽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对我国早熟区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合农95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选育过程

合农9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中熟优质大豆品种绥农14为母本,以早熟大豆品种黑河3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

2005年以绥农14为母本,黑河3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合200534,秋季收获F0代种子。2005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南繁基地种植F1代。2006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凤凰山农场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2代。2006年冬季继续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南繁基地种植F3代。2007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凤凰山农场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4代。2008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凤凰山农场广民种业基地种植F5代,秋季决选品系合交08-373。2009—2012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地与黑龙江省北安市凤凰山农场北安广民种业基地同时进行品种产量鉴定试验和产量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16001。

2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半矮秆耐密植型大豆品种,株高65~73 cm。亚有限结荚习性,顶荚丰富,全株上下结荚均匀,四粒荚比例高。株型收敛,有分枝,花冠紫色,叶披针形,茸毛灰色,荚弯镰形,成熟时呈深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黄色,百粒重19.1 g。

2013—2014年连续2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41.39%,脂肪含量18.76%。连续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抗灰斑病。

3 产量结果

2013—2014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013年9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2 591.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山1号增产8.6%,增产点比率为100%;2014年10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2970.9kg/hm2,较对照品种克山1号增产7.5%,增产点比率为10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781.3 kg/hm2,较对照品种克山1号增产8.05%,增产点比率为100%。

2015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验点平均产量为2 985.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山1号增产10%,增产点比率为100%。

大面积生产种植产量为3 000 kg/hm2,高产地块产量可达3 500 kg/hm2以上。2018年在赵光农场种植合农95高产品种示范田47.3 hm2,实收平均产量为3 682.5 kg/hm2,较当地同熟期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

4 适宜种植区域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3 d,较同熟期对照品种克山1号早熟3 d,适宜≥10℃活动积温2 150℃以上地区种植。

适宜种植区包括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气候冷凉地区。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前茬未使用对大豆有害的长效除草剂且为禾谷类作物的地块,忌重茬和迎茬。采用秋季深翻,翻耙结合,深翻深度为25~30cm,耙深为12~15cm,起垄镇压,垄距为110cm,垄高20cm以上,垄面宽度为60~70cm。春季适时顶凌镇压保墒[4],达到待播状态。

5.2 种子处理

选用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高于85%,含水量低于13%的种子,播前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合适种衣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5.3 播种方法

在适应区5月中旬开始播种,采用垄三栽培方式,保苗数为30万~35万株/hm2。采用宽台大垄栽培技术,垄上3行,垄距110 cm,行距22.5~25 cm,中间1行较边行降密1/4~1/3;垄上2行,垄距110 cm,行距45~50 cm。种子应播到湿土层,播深为镇压后3~5 cm为宜。保苗数为35万~40万株/hm2。具体播量可根据土壤肥力、施肥量、降雨及灌溉情况作适当调整。

5.4 施肥

5.4.1 基肥 有条件地区,秋整地前施腐熟有机肥10~15 t/hm2。春季播种时侧深施肥,施肥量为尿素(N∶46%)80~90 kg/hm2、磷酸二铵(N∶18%,P2O5∶46%)120~150 kg/hm2、硫酸钾(K2O∶50%)75~100 kg/hm2。肥水充足地块宜少施,瘠薄地块宜多施[5-6]。如土壤pH低于6.5~7,应用碱性肥料调整土壤pH。

5.4.2 叶面肥 根据大豆田间长势于大豆初花期进行第1次叶面追肥,采用尿素1.5 kg/hm2+米醋3 kg/hm2+磷酸二氢钾1.5 kg/hm2(选择性添加)+硼砂5 kg/hm2+代森锰锌1.5 kg/hm2+碳酸钙3.6 kg/hm2。于大豆鼓粒盛期进行第2次叶面追肥,采用尿素1.5 kg/hm2+米醋3 kg/hm2+磷酸二氢钾1.5 kg/hm2+腐殖酸1 kg/hm2+钼酸铵180 g/hm2+芸苔素400 g/hm2。

5.5 田间管理

大豆生育期间在土壤墒情适宜时进行4次中耕。第1次中耕(深松垄沟)于大豆真叶展开时进行,深度为25~30 cm;第2次中耕于大豆2~3片复叶时进行,耕深为25~30 cm;第3次中耕于大豆4~5片复叶时进行,耕深为25~30 cm,中培土;第4次中耕于封垄前进行,高培土。

5.6 化学除草

5.6.1 土壤封闭处理 根据当地杂草种类选择安全高效低毒化学除草剂。土壤墒情较好地区,在播种后至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可选配方为88%异丙甲草胺4 000 mL/hm2+75%噻吩磺隆40 g/hm2或88%异丙甲草胺4 000 mL/hm2+75%噻吩磺隆40 g/hm2+48%异噁草松1 000 mL/hm2或5.88%异丙甲草胺2 000 mL/hm2+50%丙炔氟草胺60 g/hm2+48%广灭灵750 mL/hm2。

5.6.2 苗茎叶处理 在大豆出苗后1~2片复叶期,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除草。选用25%氟磺胺草醚2 000 mL/hm2+灭草松2 000 mL/hm2或25%氟磺胺草醚2 000 mL/hm2+48%异噁草松750 mL/hm2。

6 适时收获

在大豆籽粒归圆呈该品种色泽时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