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萧振鸣:文学社团与报馆遗址中的鲁迅

2024-01-28 08:56 《北京纪事》杂志  主页 > 趣旨 > 文化地理 > 人文国土 >

打印 放大 缩小

记忆瑰宝  乔惠民署书栏头点睛导读   
国土名片网钤印 王子盧



文学社团与报馆遗址中的鲁迅
 
《北京纪事》杂志 2024年1期 
 
作者:萧振鸣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涌现出众多的文学社团。在北京有成立最早的文学研究会,还有新月社、语丝社等,在上海有创造社等。这些文学社团都有相应的报纸或刊物用以发声。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支持过很多社团,并与很多报馆刊物交集密切,并留下过鲁迅的足迹。
 
《新青年》杂志社位于东城北池子大街路东的箭杆胡同。北至智德北巷,南至骑河楼南巷。箭杆胡同曾是著名《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也是陈独秀故居。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1月陈独秀应蔡元培的邀请来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而迁居到这里,《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9年1月第6卷起《新青年》改组编委会,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鲁迅、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等轮流编辑。在五四运动前后,以反对封建礼教,鼓吹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等都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
 
鲁迅在1933年出版《守常全集》时作的《题记》中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进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从此处可以看出鲁迅是曾经到过箭杆胡同9号的。鲁迅从1918年5月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狂人日记》起,至1921年8月1日第9卷第4期止,共发表了小说、杂文、通讯、译文、新诗54篇。
 
箭杆胡同9号后改为新门牌20号,现辟为《新青年》编辑部遗址供开放参观。
 
新潮社位于北京大学第一院,即沙滩红楼内的一层图书馆内。
 
1916年,蔡元培做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重大改革,他鼓励新思潮新文化的传播,鼓励学生组织各类学会,两年后北大的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深受陈独秀以及《新青年》影响的北大国文系学生傅斯年,英国文学系学生罗家伦,哲学系学生等,联络同学江绍原、顾颉刚、孙伏园、杨振声、俞平伯、郭绍虞等,在19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红楼图书馆的一个房间里,成立了新潮社,成为北大第一个学生社团。1919年1月《新潮》月刊创刊。
 
新潮社是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师长的直接指导与帮助下成立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很有影响力的社团,他们与《新青年》杂志互相呼应,在提倡白话文,反对封建伦理与封建文学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潮社最初的组织形式,实际上就是《新潮》杂志社。首届编辑是傅斯年、罗家伦和杨振声,还有3位干事徐彦之、康白情和俞平伯。鲁迅在新潮社成立初期,给予《新潮》月刊以很大支持,积极给他们供稿,曾在上面发表小说、杂文和译文。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专著《中国小说史略》,还有翻译作品《桃色的云》都是在新潮社出版的。
 
由于新潮社主张政治改良,全盘西化,在五四运动中傅斯年、罗家伦公开反对参加反帝爱国运动,鲁迅对他们提出过严肃的批评。
 
新潮社设在红楼一层的图书馆,鲁迅在北大讲授小说史时常去小坐。鲁迅日记载:1921年2月4日,“午后往大学讲课,复在新潮社小坐。”1923年6月9日,“往大学新潮社,旋与李小峰、孙伏园及二弟往第二食堂午餐,伏园做东。”新潮社经常赠送鲁迅书籍,还为鲁迅代售过译著《苦闷的象征》。
 
1922年3月,《新潮》终刊。
 
现北京大学旧址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所在地,当年的图书馆依旧貌陈列展出。
 
语丝社的旧址即在新潮社的旧址上。1924年11月30日,鲁迅日记载:“晚往新潮社取《语丝》归。”
 
语丝社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社团,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语丝》创刊于1924年11月17日。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川岛、刘半农、章衣萍、林语堂、钱玄同、江绍原等。1927年10月,《语丝》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12月在上海复刊,为第4卷第1期。先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主编。1930年3月10日出至第5卷第52期停刊。语丝社随之解体。
 
鲁迅从《语丝》创刊起就给予语丝社大力支持,语丝社创办之初,孙伏园邀来16个撰稿人在东安市场的开成豆食店集会,决定出一个周刊,大家写稿,印刷费由鲁迅和到场的人分担,每月每人八元。《语丝》第一期出版后,鲁迅就主动付了10元印刷费。鲁迅是1926年8月离京南下的,这期间,鲁迅在《语丝》发表的散文、杂文、小说、译文等有60余篇。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文艺论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语丝社的旧址现在沙滩红楼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内,作为国家重点文物被保护。
 
春光社为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文艺社团,1923年春成立,成员有许钦文、董秋芳、龚宝贤等二十余人。鲁迅日记载:
 
1923年4月13日,“星期休息。午后与二弟应春光社约谈话。”
 
1923年4月15日,“下午同耀辰、凤举及二弟赴学生所集之文学会。”
 
 
 
 
 
 
 
鲁迅连续出席春光社的集会,说明了他对青年文艺社团的支持。董秋芳与许钦文都是绍兴人,在绍兴浙江第五师范时就是同学,1922年同在北京大学读书。1923年春,发起组织春光社,请鲁迅、郁达夫、周作人和日本文艺评论家小泉八云等给予文学方面的指导。1924年6月14日董秋芳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春光社的过去和将来》,文中说:“我们春光社的社员,虽然不敢希望戴诗人的荣冠,在沙漠似的中国文学里却要做尽力呐喊的一员。”“我们要有和煦的春光,必须经过坚忍的长冬的斗争;换句话,春光不是侥幸获得,不是可以随便享受。这是象征我们社员在这种冷酷枯槁的状态下,在文学方面也是在社会方面,要努力奋斗。”他在北京大学常去听鲁迅的课,亲受鲁迅的教诲。1926年三一八惨案时,他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了《大屠杀以后》《吊刘、杨二女烈士记》《响应打狗》等文章;在《语丝》上发表了《陈源教授的报复》《反说难》等文章,坚决地站在鲁迅的阵线上。后来董秋芳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争自由的波浪》一书作为《未名丛书》之一印行,鲁迅亲自为该书写了《小引》。许钦文与鲁迅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从1922年起,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说《晕》,后经常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小说和杂文,受到鲁迅的很多指导。后来经鲁迅选校并资助,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故乡》,小说主要描写浙江家乡的人情世态,鲁迅将其列入“乡土作家”之列。他们在文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业绩,以他们的激情和进取精神,成为鲁迅亲自培养的五四时期青年的优秀代表。
 
关于春光社,现存史料不多,具体的活动地点及终结时间不详。
 
莽原社旧址在西城锦什坊街96号。
 
莽原社于1925年4月在鲁迅领导之下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高长虹、向培良、章衣萍、韦素园、荆有麟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1925年4月11日,《鲁迅日记》载“钦文来。午后俞芳、吴曙天、章衣萍来,下午同母亲游阜成门外的钓鱼台。夜买酒并邀长虹、培良、有麟共饮,大醉。”此前一天荆有麟向鲁迅提到,《京报》社长邵飘萍想请鲁迅为《京报》主持一种副刊,鲁迅爽快地答应了。荆有麟在《鲁迅回忆断片》中也有这段回忆: “第二天晚上,我们便聚集在鲁迅先生家里吃晚饭,当时到场的,我记得的有:许钦文、 章衣萍、高长虹、 向培良、 韦素园,等等。在我报告了同飘萍接洽经过之后,当时便想到刊物的名称。最后还是培良,在字典上翻出“莽原”二字报头是我找一个八岁小孩写的,鲁迅先生也很高兴那种虽然幼稚而却天真的笔迹,次一个星期五,《莽原》 第一期,就在京发刊了。”
 
 
 
位于五四大街的北京大学红楼
 
《莽原》周刊开始由鲁迅主编,鲁迅在《两地书》中曾说明创办《莽原》的目的:“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但究竟作诗及小说者尚有人。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我之以《莽原》起哄,大半也就为了想由此引些新的这一种批评者来,虽在割去敝舌之后,也还有人说话,继续撕去旧社会的假面。”鲁迅在《华盖集·题记》中还说过:“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曾编印《莽原》周刊,作为发言之地。”
 
《莽原》周刊自1925年4月24日出版第一期,随《京报》附送三千份。同年11月27日因《京报》停刊,共出32期。鲁迅共在《莽原》周刊发表作品19篇,第一期就刊载了鲁迅著名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后又陆续发表《春末闲谈》《灯下漫笔》等。在《莽原》周刊上发表作品最多的是高长虹,共35篇。鲁迅说高长虹为《莽原》周刊“奔走最力者”。《莽原》周刊因内部分裂等原因而停刊,1926年1月鲁迅又创办了《莽原》半月刊,由未名社出版,共出48期。
 
锦什坊街96号莽原社旧址北面正对白塔寺,离西三条鲁迅旧居很近。当时只有两间房,荆有麟住其中一间,另一间做会客、办事、吃饭之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曾到那里避过难。现在莽原社旧址已被拆除不在。
 
未名社成立于1925年8月,最初的社址在新开胡同5号。未名社的主要成员韦素园当时就住在那里。胡同的对面,是鲁迅执教的沙滩北京大学红楼。鲁迅常常在北京大學下课后,夹着一个灰色书包,直奔对面的胡同来找韦素园。
 
未名社是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1925年8月30日,鲁迅日记载:“夜李霁野、韦素园、丛芜、台静农、赵赤坪来。”这一天是在鲁迅居住的西三条21号,未名社就在这里发起了。
 
鲁迅当时正在编辑两种丛书,一种是《乌合丛书》,专收创作;一种是《未名丛刊》,专收翻译,都由北新书局出版。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一文中回忆了未名社成立之始:“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划出版了。”“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鲁迅这里说的“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新开胡同5号,鲁迅还在文章中戏称之为“破寨”。
 
“因这丛书的名目,连社名也就叫了‘未名’——但并非‘没有名目’的意思,是‘还没有名目’的意思,恰如孩子的‘还未成丁’似的。”由此可见,“未名”之名为鲁迅所起,而且是先有“未名丛书”,后有未名社的。
 
未名社成立后,出版了鲁迅翻译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李霁野翻译的俄国安特列夫的《往星中》。1926年春天,未名社迁址到北京大学第二院对面的西老胡同(原名为西老虎洞)1号院,在这里租了北房3间作为未名社的新社址。
 
鲁迅在北大下课后也常到这里小坐并指导编辑工作。1926年8月鲁迅离京南下后,仍与未名社保持着联系。1928年4月7日,未名社被视为共产党机关被查封,李霁野、台静农被关押了50天。这时鲁迅在上海,仍保持着与未名社成员的书信往来,将书稿寄给他们出版,对他们提供支持。
 
1928年10月未名社迁到景山东街40号。这里有东西两个院子,东院3间北房成立了门市部,销售本社及上海等地进步出版社的书刊。未名社得到了更大的发展。1929年5月,鲁迅回京探亲时,到未名社去过3次。还探望了在西山住院治病的韦素园。
 
鲁迅与未名社共存了6年,这6年的时间里《未名丛刊》先后出版外国文学译著20多种,还以《未名新集》为名,出版鲁迅及其他成员新创作的作品集。1926年,又将《莽原》周刊改为半月刊,先后由鲁迅、韦素园主编,由未名社发行,出至第48期停刊。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创刊,李霁野等编辑,北京未名社出版发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 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号后停刊。
 
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鲁迅声明退出。1933年春,未名社宣告解体。6年的时间里,鲁迅与未名社大部分成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鲁迅在《忆韦素园君》给未名社作了一个小结:“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N. 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F. Dostoevsky),安特列夫(L. Andreev),绍介了望·蔼覃(F. van Eeden),绍介了爱伦堡(I. Ehrenburg)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B. Lavrenev)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然而未名社的译作,在文苑里却至今没有枯死的。”
 
未名社原新开胡同5号,现已成为普通民居。
 
未名社原西老胡同1号,现也成为普通民居。
 
未名社原景山东街40号,现已拆除改建。
 
《国民新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国民党左翼在北京的机关报,1925年8月25日创刊,“以主张国民救国,宣传民族自决,打倒帝国主义,锄除黑暗势力为宗旨。”社址设在北京宣武门外琉璃厂东街东侧延寿寺街30号。
 
《国民新报》副刊创办于1925年12月5日。1925年12月2日,鲁迅日记载:“往国民新报馆。”这一天,鲁迅应该应主编邓飞黄邀请,到《国民新报》馆讨论编辑副刊之事。邓飞黄在1918年与罗隆基、傅斯年等投身五四运动,1924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青年部秘书,主编《国民周报》《国民新报》。鲁迅在编辑《国民新报副刊》期间与邓飞黄交往非常密切。《国民新报副刊》分甲乙两种,轮流出版。甲刊刊载社会科学方面的稿件,乙刊刊载文艺类稿件。从即日起,鲁迅与张凤举同任乙刊编辑,按月轮流值编《国民新报副刊》乙刊。鲁迅在该刊先后发表了《这个与那个》《“公理”的把戏》《死地》等抨击北洋政府军阀统治的杂文共10篇,译文2篇。还编辑发表了许多进步青年的作品。从鲁迅日记中可以得出一些鲁迅编刊的信息。1926年1月10日,“上午国民新报馆送来上月编辑费卅。”鲁迅编刊的薪酬是30元,稿费约4元。1926年3月17日,“往《国民新报》编辑会。”这是鲁迅最后一次到《国民新报》馆。第二天,发生了三一八惨案。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3月25日,鲁迅在《国民新报副刊》发表《死地》,表达了对请愿的看法,并指出:“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世上也尽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渐就灭亡的先例。即如这一回,以这许多生命的损失,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将一部分人心的机微示给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死地是极其广博。”告诉中国的青年“为中国计”,不要“轻死”。《京报》《京报副刊》《语丝》等被段祺瑞政府禁止发行。《国民新报》《国民新报副刊》也在被禁之列。鲁迅得知后作《大衍发微》予以揭露。北京国民党党部被北洋军阀查封后,1926年4月28日《国民新报》被迫停刊,《国民新报副刊》也随之在1926年7月停刊。
 
延寿寺街《国民新报》旧址现已成商业街区。
 
《晨报》馆址在宣武门外丞相胡同。
 
《晨报》的前身为北京《晨钟报》,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进步党的机关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晨报》第7版为文艺专版。1918年12月《晨钟报》改为《晨报》。1919年2月7日,《晨报》改革第7版,增加“自由论坛”和“译丛”两栏,明显倾向新文化运动。1920年7月,第7版由孙伏园主编,改成4开4版的单张,鲁迅为之命名为“晨报附刊”,报头由总编蒲伯英题写为《晨报副镌》。1921年10月12日起独立发行。
 
1919年12月1日,鲁迅在《晨报·周年纪念周刊》上发表了小说《一件小事》,1921年在《晨报副刊》发表了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以后还发表过小说《兔和猫》《肥皂》《补天》以及杂文、译文。到孙伏园离开《晨报副刊》为止,鲁迅共在该刊发表60多篇作品。《晨报副刊》在鲁迅的支持下,起到了推进新文学发展的作用。
 
据鲁迅日记,鲁迅第一次到《晨报》馆是在1924年1月17日,“访孙伏园于晨报社,许钦文亦在,遂同往宴宾楼晚饭,买糖包子十四枚而归。”又1924年5月11日,“往晨报社访孙伏园,坐至下午,同往公园啜茗,遇邓以蛰、李宗武诸君,谈良久,逮夜乃归。”后又到《晨报》馆多次访孙伏园。孙伏园是鲁迅的同乡,早年在山会师范学堂和北京大学学习期间,都是鲁迅的学生。鲁迅在北京期间与他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1924年他还陪同鲁迅赴陕西西北大學作夏期讲演。在他编《晨报副刊》时,鲁迅给予他有力的支持。
 
《晨报》至1928年6月5日第2314号终刊。
 
如今的《晨报》馆旧址犹存,只是已变为民居。
 
编辑 郎永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