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北京良工宝|蒋凤君:用最恭敬的方式还原典籍( 作者:刘仝保

2024-03-29 19:09 《北京纪事》杂志  主页 > 趣旨 > 口碑赢天下 > 国土良工宝 > 北京良工宝 >

打印 放大 缩小


翰墨点睛:北京良工宝
栏头合署:惠民(国土名片网总编辑)、乔杨(燕桥小学十齢童)
国土名片网钤印:王子廬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新宇、张扬、李浩



蒋凤君:用最恭敬的方式还原典籍
 
《北京纪事》杂志 2024年3期   作者:刘仝保
 
 
 
一间藏书馆,满目皆经典。
 
癸卯严冬,位于北京阜成门的嫏嬛书房,潺潺流水,幽幽清净,内有别致山石,四周满是古籍,加之古朴的装潢风格,使人走进其间便觉安宁平和,有生于尘而望于尘外之想。落座后,与女主人并无寒暄,直奔主题,聊起了这几年她的艰辛、努力、收获,以及对未来的构想。
 
蒋凤君,嫏嬛书房掌门人。六年间,这里以宋、明文人书房为样本,呈现出古代读书人的生活样态,目的是让现代人在这个空间里融古通今,沉浸式地感受和触摸元典(经典中的经典)。
 
 
嫏嬛书房源自华宝斋,华宝斋出于杭州富阳。
 
富阳是纸的故乡。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三百多年,富阳就开始用竹浆造纸。富阳元书纸,自宋真宗始被列为“御用”。这就是蒋凤君的父亲蒋放年当年取名华宝斋,建设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的渊源。
 
华宝斋是全国唯一一家从造纸、制版、印刷、装订、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影印线装古籍的纯文化产业字号,早年笔者曾造访过,亲自见证过一根竹子变成一本书的整个过程。
 
“恢复老祖宗的技艺,再造元书纸”,蒋放年靠着这个信念,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成功造出了影印线装古籍的专用纸。此事很快惊动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后来该纸被指定为古籍整理专用纸。
 
造纸和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连襟”文明,蒋放年沿着宣纸的产业链进行研究,本着“恢复—传承—创新”的原则大胆实践,采用电脑分色胶印制版和传统的石印工艺相结合,影印出了全国第一张国画年历。从此,一套套古籍就从华宝斋流向全国,包括历史、文学、佛经、小说、医学、拓片、手札、版画等在内的各类古籍达3000多种,800多万册。这其中,以影印的山水名画《富春山居图》最负盛名,蒋放年因此被人们誉为“富春江畔的蔡伦和毕昇”。
 
2002年是华宝斋最为辉煌的一年,那年蒋放年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也就是那一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级《中华善本再造》工程,希望通过再行出版这些珍稀古籍,既避免它们失传的危险,又使善本得以广泛传播,促进学术研究。华宝斋成为指定承印方,并拿到了国家批准的出版权。
 
蒋凤君说,父亲是用命在忙事业。2003年3月,年仅54岁的蒋放年突然因病离世。每每回忆起父亲弥留之际对生命、对华宝斋事业的不舍,蒋凤君都心如刀绞。“我是蒋家的长女,那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要把父亲开创的事业做下去,并要发扬得更好。”蒋凤君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己越来越懂父亲。每当手抚上父亲留下的一套套石印线装古籍,悲痛中似乎感到父亲的生命和精神还在这些书籍里活着。欣慰的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关注。记得那一年,在短短几天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调查中,习近平和调查组的同志们特地来到华宝斋厂区看望企业的新领导层和职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对企业的支持不会改变。”当着蒋凤君姐弟仨和所有在场的公司员工的面,习近平站在火辣辣的日头底下为大家打气鼓劲。
 
 
 
 
几年前,杭州城市规划文化村拆迁了,于是蒋凤君开始寻找另外的路,一条既与父亲的辉煌业绩衔接,又符合新时代需求,还会对社会的发展有贡献的路。经过多方考虑,她策划执行并启动了以《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出版工程为基础的“藏书文化传播体系建设”项目。
 
经过两年的准备,2012年《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工程正式启动,聘请了以著名古籍专家李致忠先生为首的专家团队,从国家图书馆等几十个图书馆、博物馆中以“三精”(版本精、内容精、印制精)和“三性”(开创性、开拓性、经典性)为原则,在浩瀚古籍中精选102种,其中唐版1种(现存最早有明确刊刻年代《金刚经》,现存大英博物馆)、宋版38种、金版1种、蒙古版3种(蒙古版典籍存世5种)、元版18种、明版30种、清版11种,为再造的“母本”。这些“母本”均为国家特级、一级文物。2014年,这一工程获得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的立项,成为“藏书文化传播体系建设”项目的子项目。前后经过9年的时间完成出版,从而开创了现代版线装本成为收藏品的典范。
 
为了保证元典原貌呈现,蒋凤君和专研古籍印务技术的丈夫张金鸿跑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并首次使用华宝斋“善本延印”技术,尽显元典原貌。可以说,打造的102种1052册“下真迹一等”的再造善本,用的是华宝斋近四十年的技术经验和文化积淀。
 
《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是一套“纯天然”的书:纯手工制作;所用的墨是纯天然的矿物颜料,如书中红色的印章是以红宝石磨成的粉末为原料的。蒋凤君要求每一本古籍都要还原到95%以上,因为传承就要尊重真实的状态,除了必须经过时间冲刷才能有的效果,其余的都要还原出来,所以他们借助高科技,甚至还原了每一张纸的纹理,即便孤本遗失,仿制的古籍也能代替原书,供学者研究。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做如此浩大的工程?“富而后教、富而传代”,蒋凤君说:“要解决的就是‘教什么‘传什么的问题,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多是书香门第,现在书香门第的传统却日益被淡忘,我希望便是将藏书文化重新深深印刻在当代国人的心里。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可以使其化身千百,为学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较好地解决了古籍‘藏与‘用的矛盾。”
 
项目初期,有朋友曾劝蒋凤君不要过于理想化,一个企业还是要多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但她觉得如果先想到的是商业模式,很多事情便无法深度开展。她认为,传承文化更多地需要叩问自己的良心,至于物质方面,给自己的目标是能有口饭吃就行了。如今,这套被鉴定为“下真迹一等”的古籍影印本,已被江西省图书馆、山东泰山图书馆、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潮州金山書院、广东清远江心岛书院、上海潜研堂等数十家图书馆、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尽管《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走进了一些图书馆,但终因其成本较高,很难进入各级图书馆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乎,蒋凤君在北京于2018年创立了琅嬛书房。
 
蒋凤君说,书房文化的核心是“书”,现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智慧的书有了,载体也有了,但应该如何保护好中华文脉,让这些载体走进人们的书房、走进人们的心呢?怎么从这些书中学习审美,塑造精神的贵族呢?蒋凤君认为,“嫏嬛书房”就是要提供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琅嬛书房围绕这套丛书如何聚焦大众传播,开发了“中华文传馆”和“城市文化会客厅”两个矩阵,与先前形成的“藏书文化论坛”、“文脉颂中华”展览、《藏书》杂志,以及线上传播平台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典籍传播体系。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蒋凤君理清了这个思路,即“传承中华文化经典,构建文化传播体系,读而藏,藏而传”。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导读和推广,传承“书香及第,藏传齐家”的传统价值观念,让新时代的人与经典同行,得圣贤之教,续书香文脉。继而从一室一书开始,培养新一代世家。
 
最近几年,嫏嬛书房通过更接地气、更能融入市民生活的方式倡导元典阅读,让线装古籍书里的文字在现代人的手上和心头“活起来”。笔者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上海书展等大型展会都曾目睹嫏嬛书房风采,均以“传统书房+善本经典”的方式“破圈”传播藏书文化,让更多的人走进了书房,了解典籍文化,在体验中感受书香。
 
 
 
嫏嬛,古代传说为天帝藏书处。元代伊士珍《嫏嬛记》载:“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张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后世遂以“嫏嬛”指代珍藏书籍的所在。
 
以琅嬛为书房命名,足可以看出蒋凤君的用意所在。
 
两代人,四十年的坚守与艰辛,让纸变成书,华宝斋与嫏嬛书房接续发力,以“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与《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两大工程,构建了一个由古籍印刷出版转型为古籍立体传播的全新体系,用最恭敬的方式还原典籍,从而让古籍融入并影響着现代人。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