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抗战生命线|抗战记忆抢救视域下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弘扬性开发研究(作者:华林 李燕 丛佳

2024-04-03 16:50 《档案管理》杂志  主页 > 走全球 > 我的中国心 > 抗战生命线 >

打印 放大 缩小






抗战记忆抢救视域下南侨机工档案文献遗产弘扬性开发研究
 

《档案管理》杂志  2020年2期  作者:华林 李燕 丛佳
 
摘  要: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世界遗产,弘扬性开发有利于拓宽传播范围,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揭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开发现实性问题,分析开发要素,提出其弘扬性开发思路与对策。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记录与反映了海外华人华侨国家认同,支持中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弘扬性开发可更好地抢救这一珍贵抗战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助力。
 
关键词:抗战记忆;档案文献遗产;南侨机工
 
Abstract: The archaeological document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machine workers are world heritage sites. Promoting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broadening the scope of communication,promoting the deeds of the anti-war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workers and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s and documents of Nanqiao mechanics,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development,and proposes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The records of the Archive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machine workers reflect the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and support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Promoting sexual development can better rescue this precious anti-war memory,carry out patriotic education,and provide cultural support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Anti-war memory; Archives heritage; Nanqiao mechanic
 
2018年3月,国家档案局印发的《2018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提出,“应推进抗战档案的开发,广泛宣传档案编研和开发利用成果”[1]。2018年5月,云南省档案馆申报的“南侨机工支援中国抗战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一档案文献记录了二战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滇缅公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从抗战记忆抢救视角,以其档案文献弘扬性开发重新揭示了南侨机工抗战历史。
 
1 弘扬性开发问题提出
 
1938年10月以后,中国东南海陆交通均被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主要通道。由于国内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匮乏,爱国侨领陈嘉庚受西南运输处负责人宋子良委托,于1939年2月发表《南侨总会第6号通告》,“征募汽车之机修人员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2]。《通告》发布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华侨青年纷纷响应,视救亡图存为己任,参加“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3]。南侨机工先后回国的有3200多名,在昆明潘家湾接受短暂军事训练后,随即投入滇缅公路抗战物资运输工作。据统计,南侨机工每月运入中国的军用物资达10000吨。从1939年3月至1942年5月,抢运了 45 万吨军火物资,占中国军队物资和装备的一半以上[4]。“某种程度上南侨机工这几千人为当时的抗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没有他们,前线几百万军队就没有物资保障”[5]。南侨机工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从1939年至1945年,因翻车事故、敌机轰炸、饥寒侵袭和瘴气患病而为国殉难者达1000人以上,占南侨机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岁月流逝,南侨机工逐漸为人们所遗忘。1986年11月,陈嘉庚先生侄儿陈共存在全国政协、国务院侨办等支持下重走滇缅公路,寻访云南的南侨机工。在其《考察滇缅公路报告书》中写道:“由1939年至今已46年,此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尚未正式记载,成为抗战史上的一段空白,时过境迁,这些无名英雄的事迹竟被遗忘。”[6]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导演张兵以南侨机工为题拍摄纪录片,他给这一群体起名为“被遗忘的卫国者”。学者林韶华认为,“随着亲历者相继去世,依然还有众多华人甚至机工后代不甚了解这段历史”“虽然机工们在远去,但历史不应被遗忘”[7]。这段历史不仅是南洋华人的历史,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这段历史背后南侨机工爱乡、爱国的精神”[8]。为此,如何发掘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抢救这一珍贵抗战记忆,也就成为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
 
2 弘扬性开发思路要素
 
2.1 开发思路阐释。弘扬性开发思路是:以抢救南侨机工抗战记忆为理念,以弘扬国家认同、舍身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目的,整合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研究会和社交媒体等传媒,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依托其档案文献资源,通过对青少年、社会公众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等教育性开发,以及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推送档案信息服务等传播性开发方式,对这一抗战档案文献进行弘扬性发掘利用,以抢救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的南侨机工抗战记忆。
 
2.2 开发要素分析
 
2.2.1 开发依据。2015年12月,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9]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10]2017年12月27日,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提出:“切实加大优秀档案文化产品制作力度,利用档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1]2018年3月,国家档案局印发的《2018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提出:“广泛宣传档案编研和开发利用成果,依托档案馆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2]党和国家爱国主义宣传方针,从开发理念、开发目标、开发内容,以及经费、人才和设施等方面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发掘提供了政策保障。
 
2.2.2 开发主体。其一,相关文化机构。主要有云南省档案馆、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广西自治区档案馆,陈嘉庚纪念馆,中国台湾国史馆,以及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等,这些文化机构保存有丰富的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主要开发主体。其二,电视台、报刊或网站等传媒。如拍摄过南侨机工影视片的中央电视台、昆明电视台、湖北卫视等;宣传过其事迹的《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和《中国档案报》等报刊;此外,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侨网、云南档案信息网等都公布过南侨机工历史档案。其三,南侨机工研究会、联谊会。主要有云南省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海南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新加坡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等。其四,南侨机工后人或相关学者。如专门研究南侨机工历史的夏玉清、林少川等。就开发主体而言,存在问题有:一是开发主体众多,这虽然有利于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发掘利用,但也导致开发力量分散,不利于形成合力,打造系列性或集成性开发成果。二是开发水平不一,多数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还处在传播宣传层次,介绍性开发成果多,深层次整理发掘成果少;重复性或转载性开发成果多,创新性开发精品少。
 
2.2.3 开发资源。其一,纸质档案文献。主要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广西自治区档案馆和中国台湾国史馆等。如云南省档案馆保存有当时中央驻昆运输机关“西南运输总处”关于华侨机工回国参战形成的文告、文电、公函、名册等2000余份。其二,声像档案文献。有照片、视频和影视片等,大多保存在中央电视台、昆明电视台、湖北卫视等。一些网站网页也散存有部分南侨机工声像档案。其三,口述档案文献。如新加坡口述历史馆以视频等方式收集到的部分南返华侨机工口述档案。此外,相关学者或南侨机工后人也征集过一批口述资料。其四,实物档案文献。如云南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征集到4000余件南侨机工使用过的头盔、摩托车、扳手、马灯等实物档案。从开发资源看,主要问题有:一是资源散存问题。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大多散存于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电视台等机构,以及南侨机工后人或相关网站,散存性破坏了档案内部有机联系,不利于其资源体系化建设。二是数字化建设问题。如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对征集到的14位南侨机工口述档案、60多分钟的彩色胶片和2000多张历史照片进行数字化建设[13];云南省档案馆已经完成馆藏2000多份南侨机工档案的数字化等。而其他收藏单位的数字化建设则相对滞后,这就影响了其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与多向发掘利用工作。
 
2.2.4 开发方式。主要有:其一,编研开发。如2010年,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出版《赤子功勋:南侨机工抗日回国史料汇编》,收录了丰富的历史文件、机工家属回忆、机工名录等档案史料[14]。其二,展览开发。如2009年8月,中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合主办“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图片展”;2013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赤子丹心铸丰碑——南侨机工文物图片展”等。其三,影视开发。如2015年8月,中央电视台、昆明市委市政府摄制《发现南侨机工》纪录片等。此外,一些网站,如云南档案信息网等也公布了部分南侨机工回国名册等历史档案。从现有开发方式看,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是理念创新问题。树立创新理念,丰富开发手段,对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就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方式创新问题。从现有开发方式看,无论是国家档案局主办的“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图片展”,或是《南侨机工》《南侨机工英雄传》等影视片的播放,都存在区域局限和时效性问题。因此,如何创新开发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新媒体等新技术开发南侨机工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其弘扬性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弘扬性开发对策建议
 
3.1 弘扬性开发保障对策。其一,理念保障。一是爱国主义开发理念。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承载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因此,在其档案文献开发中,就要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利用档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5]的方针,发掘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中的红色文化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新技术开发理念。建议以新技术开发理念,创新开发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VR虚拟技术等新手段,开发南侨机工档案信息资源。其二,资源保障。鉴于档案文献的散存性,建议依托云南省档案馆,组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资源建設委员会,开展资源整合共建工作。一是广泛动员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电视台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征集民间散存南侨机工档案文献;二是以共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方式,实现其数字资源体系化建设,以共享开发这一珍贵档案文献遗产。
 
3.2 弘扬性开发实现途径。宣教性开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一,影视展演。一是在中小学或大中院校,以《南侨机工》《赤子功勋——华侨抗战纪实》等影视片为素材,举办抗战专场展演,辅以学习研讨、撰写观看评述等形式,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发掘南侨机工影视资源,结合抗战纪念活动,定期在电视台影视频道或公共影院进行播放,向社会公众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其二,编写教材。如云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将南侨机工抗战事迹编入中小学政治教材。华侨大学林少川教授将南侨机工抗战事迹编入《华侨史讲义》,作为公共课教材开展教学,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效果[16]。其三,专题教育。一是在部队、学校、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等,利用《机工刘孟兴家书》《机工白雪娇家书》,以及南侨机工谱写的《告别南洋》《马达进行曲》曲谱等档案文献,开展抗战家书宣讲、抗战歌曲演唱活动。二是利用云南昆明西山公园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福建陈嘉庚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组织院校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以参观凭吊、举行宣誓仪式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传播性开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一,网络传播。建议档案馆等开发主体,在网络平台开展查询服务,发布南侨机工档案信息。其二,虚拟展览。为增强宣传效果,建议档案馆、纪念馆等开发主体,整合云南省档案馆、陈嘉庚纪念馆等举办的南侨机工实体展览成果,结合抗战宣传需要,按照一定专题,利用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制作线上专题虚拟展览。其三,新媒体开发。据统计,2017年,微信日登录用户超过9亿,微博月活跃人数近4亿[17]。到2018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18]。为此,建议档案馆、纪念馆等开发主体,建立南侨机工新媒体开发团队,发掘南侨机工历史文件、照片、录音、视频或影视片等档案文献,开发南侨机工档案信息。其方式有:一是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编辑和动画制作软件,编制图文并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以及专题短视频等,利用新媒体推送南侨机工档案信息服务。二是打造南侨机工档案APP,以多媒体、超文本形式,定期推送南侨机工抗战专题,向社会公众宣传南侨机工抗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12]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L].2018-3-22.
 
[2]彭彬.南侨机工纪事——献给为抗战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南侨机工们[J].春秋,2015 (2).
 
[3]黄凤平.在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开幕式上的讲话[J].云南档案,2009(08):6.
 
[4]李治.南侨机工——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抗战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9-01(002).
 
[5]王京雪.打捞“被遗忘”的南侨机工[JOL].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7月9日第5版.
 
[6]《南侨机工》,云南省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网站 http://www.nanqiaojigong.com/CN/ AboutUs/Index.htm.
 
[7][8]《南侨机工历史记录者林韶华:“把历史留给后人 相信会有人追寻”》中共中央统战部网 http://www.zytzb.gov.cn/hrhq/297366.jhtml.
 
[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 n1/2015/1230/c64094-27996756.html.
 
[10]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 /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11]《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国家档案局网站 http://www.saac.gov.cn /news/2018-01/22/content_219103.htm.
 
[13]央视网 http://jishi.cntv.cn/2014/07/04/ ARTI1404455603457870.shtml.
 
[14]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赤子功勋:南侨机工抗日回国史料汇编(非卖品)[Z].昆明:康达印务,2010.
 
[15]《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国家档案局网站 http://www.saac.gov.cn/news /2018-01/22/content_219103.htm.
 
[16]林少川《烽火赤子心:滇緬公路上的南侨机工》,新华出版社,2015-07-01出版京东网站 http://e.jd.com/30304358.html.
 
[17]陈乾奕.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8,4(08):15-17+49.
 
[1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018.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来稿日期:2019-12-26)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