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科创骄子:谢华安院士:做好农业的“芯片”

2022-09-23 16:33 科普中国网  主页 > 名片 > 科创中国 >

打印 放大 缩小

        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科创骄子        (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点睛导读)






谢华安院士:做好农业的“芯片”
  •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  
  • 2022-09-23 13:15

        9月23日正值秋分,同时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多年来,一批农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扎根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作物育种、农田保护、作物植保等多个领域潜心研究,他们为农民稳定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擘画了一幅幅乡村振兴壮美的“丰收”画卷。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腾讯打造的青少年知识扩展类公益项目《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天上新农业科普特辑,本期节目由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联合推出,邀请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为我们讲述一粒种子的来之不易,介绍一粒种子背后的文明之根、战略之思、力量之源。

金秋九月,丰收又至。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蓝田村金灿灿的稻田里,一位戴着眼镜、精神矍铄的老人带领一群中小学生,一手紧抓稻秆,一手轻挥镰刀,熟练地收割稻子。太阳照耀下,他的手显得粗糙,布满着老茧和沟壑。

他,就是扎根稻田一辈子的谢华安。人们介绍谢华安的时候,常用这样一句话:“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很多中国人都吃过他的米。”

曾有稻农当面表达疑惑:“科学家的手,怎么比我们还黑?比耕田的农民还要粗呢?”正是这双饱经风霜的手,选育出了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改变了当时我国局限于引用国外品种作为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局面,把中国的“农业芯片”握牢在中国人手中,让中国人端牢了自己的饭碗。

民以食为天。1941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小山村的谢华安,从小便饱受饥饿的困扰。当时,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仅125公斤,农民一年辛勤耕耘下来还吃不饱饭。长大后,谢华安立志投身农业,为了“让大家都有一碗饭吃”的梦想而努力。

从1972年第一次踏进海南南繁育种基地至今,每年12月到来年5月,谢华安都会带领他的育种团队,像候鸟一样从福建飞到海南省三亚市海棠镇的南繁基地,从选种、播种、秧苗到稻谷成熟,不错过作物生长的每个环节。

谢华安和团队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筛选和试验,最终培育出第一个全国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这个品种具有“适应范围广、丰产性高、品质优良、抗稻瘟病”四大优点,自1986年开始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汕优63”还推广到东南亚国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

50年来,谢华安一直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育成我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主持育成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及系列杂交水稻品种,累计推广14多亿亩;育成6个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Ⅱ优航1号”创造百亩再生稻单产世界纪录……

一年之中开心事,喜看丰收粮满仓。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我们国家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战略。在《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中国农民丰收节”特辑中,谢华安给青少年们寄语:探索农业科学,守护中国“芯”。希望青少年们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接过谢华安院士手里种子研究与探索的接力棒。相信那时,中国地里种中国种,中国碗里装中国粮的丰收画卷一定更加壮美。

 

责任编辑:张爱华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