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古彝文渊|文化为“魂”打造旅游新名片——大方县古彝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观察(本刊记者:付松 邓万里

2024-03-13 15:56 《当代贵州》杂志  主页 > 名片 > 世界美丽名片 > 多样世遗 > 母语保护 > 古彝文渊 >

打印 放大 缩小





文化为“魂”打造旅游新名片——大方县古彝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观察
 
《当代贵州》杂志 2015年7期  文丨本刊记者 付 松 邓万里
 
文化为“魂”打造旅游新名片
——大方县古彝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观察
 
文丨本刊记者 付 松 邓万里
 
“三年全面铺开,五年形成规模,十年成为支柱。”园区的开发与建设,勾画出大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
 
一个春天,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年轻的奢香透着一丝难以形容的忧伤和不安,因为她即将远嫁他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
 
2012年7月6日,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上演的大型音画史诗《九驿长歌》,就是从这个画面开始的。全剧通过“远嫁”、“爱情”、“幸福”、“惊梦”、“炼狱” 五个篇章,对奢香夫人从出嫁到摄政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精彩演绎。
 
这是自2011年11月9日《奢香夫人》登陆央视一套黄金剧场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方县打出的第二张“奢香牌”。
 
随着以奢香夫人为主的彝族文化的不断挖掘,“古彝圣地,奢香故里”已逐渐成为毕节市乃至贵州省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渐进化”建设文化园区
大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周代先后为卢国、夜郎国地,蜀汉时期彝族土司济济火因助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并“世长其土”定都于此。明领贵州宣慰使,曾是黔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以杰出女政治家奢香为代表的水西彝族文化最为盛名。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灵魂和内涵,同时也是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
 
为保护和传承古彝文化,一个以古建筑、街道、景观为主体,集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赏、商业服务、文化产业开发为一体的古彝文化产业园便应运而生。
 
据介绍,古彝文化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4.56平方公里,主要包含彝族历史文化展示区、彝族历史文化体验区、十月太阳历广场中心区、宗教祭祀主题文化区、奢香主题文化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土司兵营文化体验区、非物质文化展演区、彝族文化交流中心、康体疗养区等建设项目。
 
 
 
随着以奢香夫人为主的彝族文化的不断挖掘,“古彝圣地,奢香故里”已逐渐成为毕节市乃至贵州省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图为贵州宣慰府一角。(慕俄格古城管理处供图)
 
园区建设之初,由于外界对大方文化的认知程度不深,以至于与多家企业都只是达成投资的意向性协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过审慎思考,县委、县政府决定通过财政先期投入建设,形成规模后再引导企业参与的“渐进化”模式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
 
从2008年起,大方县先后投资近2亿元,对园区内的贵州宣慰府进行恢复重建,对奢香博物馆进行改扩建并重新布展,完成彝族风情街及顺德路改造等核心项目建设。
 
“表面上看,花巨资重建贵州宣慰府好像不值得,但实际上这一工程是大方县近年来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的一个突破口。”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认为,此举不仅可以传承民族文化,还可发展文化产业。
 
2010年,大方县成立了副县级的慕俄格古城管理处,强力推进古彝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园区已与云南十四冶建设集团、贵州石中玉集团、福建泷澄集团签订79亿元的投资开发协议,启动项目建设资金15.4亿元。
 
“以民族文化指导建设,以建筑风格展示民族文化,打造中国古彝文化高地,再现千年历史名城风釆。”慕俄格古城管理处处长杨超说,从政府建设到企业参与渐进化模式,已经打通了大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主动脉”。
 
“市场化”激活文化旅游
2011年,随着《奢香夫人》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黔西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得以向世界展示。
 
之后一段时间,前来大方观光旅游、考察学习、投资兴业的各种团队与日俱增,沉睡千年的水西彝族文化在文化旅游的浪潮中被悄然唤醒。
 
2013年,园区与贵州石中玉集团签订慕俄格古彝文化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协议,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
 
根据协议,石中玉集团在大方成立“慕俄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营景区15年,主要承担景区维修维护、民族歌舞打造、旅游产品开发等职责,前3年每年投入景区建设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后12年每年投入资金不低于500万元。
 
“三年全面铺开,五年形成规模,十年成为支柱。”园区的开发与建设,勾画出大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
 
随着成贵铁路的规划建设和飞雄机场、杭瑞高速、黔大高速等投入运行,大方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毗邻百里杜鹃、九洞天、织金洞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彝文化旅游景区将彰显出独具特色的魅力。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体验项目不断增加,旅游产品不断开发,“快进慢游”的现代旅游模式正逐渐成为现实。
 
以传统节日、民族节庆为载体,近两年来,大方县依托古彝文化产业园成功举办了彝族文化节、奢香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外来游客。2014年,景区共接待游客12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60万元。
 
“在推进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大方县也紧紧抓住入园企业的招商和培育这个瓶颈,一方面将文化产业项目纳入全县招商引资的总盘子,另一方面又将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列为单项工程,通过政府主导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开发全面推向市场化运作。”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顾掌权介绍。
 
截至目前,古彝文化产业园已有水西文化传播公司、奢香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奢香投资公司、顺德文化传媒公司、方宜文化传媒公司、高光漆器、陈氏漆器、贵宝漆器等文化企业陆续入驻。
 
“组团化”打造文化品牌
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大方县正探索着一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抓住文化这个旅游的灵魂,大方县采取“园内开发与园外改造相结合” “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产品开发相结合” “发展文化旅游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三结合”发展方式,不断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
 
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1136”文化战略工程,即围绕一个人(奢香夫人品牌)、打造一座城(慕俄格古城)、建设三个园(古彝文化产业园、漆器和农民画产业园、乌鸦洞航空历史文化旅游园)、激活六个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漆器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六个“中国乡”品牌),分别引进不同的企业进行“组团化”建设,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软实力。
 
从2010年起,在强化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大方县以古城、古镇、古寨、古驿道、古建筑“五古建设”为抓手,启动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使园内园外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2011年,大方县先后编制了《贵州省大方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和《大方县奢香文化品牌打造提升》战略规划,重点开发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奢香”品牌延伸品。
 
继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之后,又有大型民族音画史诗《九驿长歌》,大型民族歌舞史诗《古彝魂·现代风》、电影《莫道君行早》等一批文化产品涌现。
 
与此同时,大方县还将发展文化旅游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让文化旅游产业变成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自动取款机”。
 
“古彝文化就是大方文化旅游发展的灵魂。”杨超说,园区下一步还将打造“景区+演艺”的发展模式,不断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展示民族文化风采,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责任编辑/付 松)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