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村奥|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分析①(《当代体育科技》杂志 作者:王岐富 宋彩珍

2023-11-18 17:21 《当代体育科技》杂志  主页 > 文旅 > 村奥会 >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分析①
 
《当代体育科技》杂志 2015年7期 
 
作者:王岐富 宋彩珍(.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长沙 400)
 
 
 
摘 要: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已逐渐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体育项目的艺术性与日俱增。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情况进行论述,主要从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特征以及内涵、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艺术化思考、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展开讨论。针对上述研究动态,提出构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文化实景舞台、强化艺术性体育人才培养、突显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身体之美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路径艺术化
 
①基金项目: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资源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14BTY082;2014年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艺术化教学模式研究》:XJK014CTW022。
 
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已逐渐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体育项目的艺术性与日俱增,现代出现的诸多体育项目在很大程度上都具备展现自我艺术价值的功能,间接来说现代体育项目的艺术性也是体现当前体育艺术价值被人们所认可的一个表现。而研究体育项目的艺术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现代艺术也在当下对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得分,都分为了完成分与艺术分,并且艺术分主要由表演的艺术价值、表演的音乐、表演服饰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评比。此处之外,为增强体育项目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在竞技项目中出现了花式篮球、足球宝贝等等这类观赏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面对现代文化来势汹汹的危机下,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该如何发展,如何生存,值得思索。因此,该文拟从艺术化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思索,旨在为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内涵释义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传承中携带了诸多的文化传承,如服饰传承、礼节传承、仪式传承等等,并且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无世界级的重大项目,所以在项目的传承方面,并不是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作者,诸多的项目只是将其作为本民族的一种文化进行传承,进而让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逐渐成为该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传承者经过该项目的专业素质训练、项目文化渊源熟读与项目传承手段联系等多项要求,才能熟练的将其进行掌握,除此之外还需将该项目的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达到一定的强身健体的功效。此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还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的特征,参与者可通过参加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诸多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是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且由于各个民族居住的环境的差异,导致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从而产生了各种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而任何一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能在该民族得到较好推广与传承,深受该民族人们喜爱,参与度较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易开展。
 
依据各自主体不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体育项目,是指该类体育项目已在我国大部分的地方得到了充分的开展,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民族或地区开展的体育项目,且在民运会上也是正式比赛项目等;第二类为民间优秀体育项目,这类项目开始仅限于各民族之间的节庆活动或者再日常生活中,无正式的比赛,但开展的范围较为广阔,如气功、拔河、跳绳等;第三类为少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这类项目开展只限于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内部开展,其他地区几乎不会有过多的开展,独具少数民族特色,如壮族的抢花炮、佤族的打陀螺、藏族的响箭等。
 
2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艺术化思考
至今,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发展面临着现代化中多种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以往的发展道路已不在适应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现阶段如何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现代流行艺术元素进行结合,寻求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的新道路,成为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体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性,我们需要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案例,思索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艺术的结合,并通过对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形成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如太极、散打、竹竿舞等等,这类具有一定表演性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且在我国诸多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是以节庆活动为契机,以文艺表演为主要方式来展现,实际上这也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最为直接、简单的一种形式。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是历经了多种形式的转换,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现今才能以一种文化底蕴浓厚的活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历经历史的洗礼后,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不断开始走向艺术化的过程。研究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发现,现今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开始与我国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并逐渐突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运动价值的特点,这对于社会的推广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艺术进行结合,逐步走向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的发展道路,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发展的新途径之一。
 
3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可持续发展分析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以来,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通过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民族艺术有机的结合,使得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愈加拥有文化的底蕴。在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来说,在传承中既要体现出自身独具的特色以外,还需更加注重该民族所特有的民族艺术资源,需要将这些民族艺术资源的融合,从民族艺术中吸取文化的底蕴与精神的灵感,从而使得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大多数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根植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并且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同一项目所表现出来的民族个性也会有所差异。但对于传统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来说,如果不能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意识不相协调
 
的话,在很大程度是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与传承,导致该项目将会失去它原本在现实生活中应有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传统民族体育研究者认为,只有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民族艺术进行合理的整合,然后再将其融合的结果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中去,这样既能体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价值,也能体现民族艺术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当地的传统民族艺术进行结合,既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传承,同时也增添了文化交流的手段。
 
将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传统民族艺术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当地社会发展进行紧密的结合以外,还能促进传统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通过两者的整合,让人们了解我们古人的生存历程,了解这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起源,认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并将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寻找合适的载体,予以保护。
 
4 结论与建议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具有极强的舞台观赏效果。可通过将这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与民族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让人们接触更多的舞蹈艺术与民族艺术,让现代艺术与民族艺术充分的结合,并逐步回归民族艺术。因此,构建原生态的实景舞台,将舞台与天然的真实景观进行完美的结合,成为了艺术追求的目标。构建出大型的舞蹈剧场,让这些大型的舞台,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风景与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让整个舞台的表现不仅具有自然山水的秀美,而且还能体现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魅力,让整个舞台充满真实的画面。
 
强化艺术性体育人才的培养,让其不仅懂得民族艺术,还能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熟知,再将两者进行结合,最终呈现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发展的道路。身体之美是指提供参与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后体型得到塑造,最终体现出优美的体态,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突出健康之美。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别于其他一些体育项目,特别是竞技体育项目,对美的标准也有一定差异,其更加注重的人们身体机能的掌控以及身体健康的保持,因此,在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中就会更加的突显身体机能的改善与身体健康的保持。所以,在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艺术化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增添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身体美,将其具有的以及所提倡的健身效果与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使得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艺术化走向平民化,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群能接触到它,最终可让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厚福.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8(21):20-24.
 
[2]郑玲玲.云南傣族传统体育艺术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30):158-160.
 
[3]汪雄,唐文坤,吕金江.花腰彝民族体育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3(36):112-115.
 
[4]黄璐.文化体育建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9(3):116-120.
 
[5]黄璐.中国是否产生过体育——论体育起源兼评《理解的艺术》一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1-6.
 
[6]黄璐.中国没产生过体育——兼评《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文及其评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3-6.
 
[7]黄璐.中国体育梦的现实价值[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 (3):27-30.
 
作者简介:王岐富(1990—),男,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222-02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