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标动态】《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发布 将填补行业空白

2021-08-12 23:01 中国食品杂志2021年02期  主页 > 趣旨 > 评价指标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天下口碑首席署书员乔惠民书:团体标准
(天下口碑数据库插播)


《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发布 将填补行业空白

 

 

《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发布 将填补行业空白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导的《植物基肉制品》(T/ CIFST 001-2020)团体标准,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一致通过后发布。相关起草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利华、嘉吉、雀巢等相关企业。这是行业内第一个关于植物基肉制品的标准规范,填补了植物基肉制品标准规范的行业空白。

据悉, 该标准除了对植物基肉制品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做出相关规定,也涵盖了对植物基的定义、原料以及最终产品的属性要求,包括形态、气味、色泽等方面。

标准显示,植物基肉制品被定义为是以植物原料或其加工品作为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具有类似畜、禽、水产等动物肉制品质构、风味、形态等特征的食品。

标准对植物基肉制品提出以下基本要求:蛋白质、脂肪应来源于植物原料,不得添加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肪。终产品配方设计应以其所模拟动物肉制品的营养组成为基础,鼓励提升蛋白质品质、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总脂肪及钠含量。可使用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微生物和微生物来源的配料。除水和食用盐外,其他非植物性配料的总添加量或投料量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产品总质量的10%。(思雨)

元旦期间消费市场迎来新热潮 食品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3.5%

元旦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迎来新年第一轮热潮。1月4日,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2021年元旦假期,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疫安全,保障市场供应,满足群众节日多样化消费需求。据商务部监测,节日三天,全国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6.2%。其中,食品、服装、家电数码、珠宝首饰日均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22.8%、9.9%和10.3%,海南7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此外,服务消费加快回暖。网络订餐、大众美食、网红餐饮成为节日餐饮市场的主角。节日三天,北京外卖交易量同比增幅超过17%,珠海市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银联商务监测全国重点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思雨)

兩个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新品种获审定

近期,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0年农作物审定品种通告,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田纪春教授最新育成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新品种“山农蓝麦1号”和“山农101”获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

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品种是全世界小麦育种的新趋势。2017年,我国发布《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首次正式提出了“高产稳产品种、绿色优质品种和特殊类型品种”三类品种的要求和标准。“功能性小麦品种就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活性成分,可调节人体有益代谢或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同时可以作为日常食物原料的无毒副作用的小麦品种类型。”田纪春教授表示。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开展了小麦黄酮、功能性淀粉和功能性脂类等方面的分析和基因定位,在社会需求该品种类型时,率先育成和审定了多个功能性品种,其中就包括了2020年6月创出全国特殊用途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的糯质小麦新品种“山农糯麦1号”。

此次通过审定的品种中,“山农101”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内审定的第一个高黄酮小麦新品种,经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测定,每公斤麦黄酮含量为1.013毫克,是普通小麦平均含量的3.5-5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较抗倒伏,籽粒硬质,越冬抗寒性好。在2017-2019年特殊用途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08.52公斤,比2个对照品种分别增产5.27%和4.13%;在2018-201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37.16公斤,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4.28%和4.2%。

“山农蓝麦1号”202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籽粒因糊粉层含有大量蓝色花青色素而呈深蓝色,富含多种色素和VE、VB等多种维生素。该品种半冬性,株型较紧凑,抗倒伏,白壳、蓝粒,籽粒半角质,越冬抗寒性好。在2017-2020年特殊用途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88.48公斤,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02.17公斤,皆比对照品种增产2%左右。

田纪春教授表示,小麦生产在产量提高和加工品质改善之后,提升营养和功能性品质是今后育种研究的重点,功能性食品将是大农业到大健康的基础和桥梁,通过健康饮食提升免疫力,是未来高端食品的重要发展方向。(王静贾波)

2016-2019年全国财政累计安排农业农村相关支出6.07万亿元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财政农业农村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2016-2019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安排农业农村相关支出6.07万亿元,年均增长8.8%,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幅。同时,积极拓宽投入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在土地收益、政府债券、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财政农业农村资金重点支持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重中之重”,保障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粮食产量2014年以来连续六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

二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2020年,财政部共安排农田建设补助等资金1396.28亿元,其中2019年694.23亿元、2020年702.05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共推动落实新建1.6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亿亩),着力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三农”在“六稳”、“六保”中切实发挥压舱石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农业产业园等产业融合载体加快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明显下降,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5%、75%、80%。

四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上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据统计,2018年以来累计新改造农村户厕3000多万户。2016-2019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20万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约45.8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1.5万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支持改造农村危房830余万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2.27亿人,解决615万氟超标人口饮水问题。

五是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推动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不断增强,乡村治理根基逐步坚实。(杨梦帆)

《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颁布实施将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建设50个生态农场试点

2020年7月27日,农业行业标准《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頒布,并于11月1日起实施。标准从农场环境、种植养殖过程、管理体系等方面规定了生态农场评价的基本要求,并给出了评价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乔玉辉也是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在谈到生态农场的概念界定时,乔玉辉表示,生态农场不同于常规农场,涵盖但并不等同有机农场,对生态农场的要求是:本着“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使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将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关联,对农业生物—农业环境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与管理,在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

徐志宇介绍,2020年启动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后,先在长三角和部分重点地区建设一批自我发展、良性循环、高效运转的生态农场。到2025年,依托生态农场试点,培育一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主体,探索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技术模式,构建一套绿色生态导向的生态农业补贴制度,培训一批生态农场经营管理人才,赋能一批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引领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程序分为农场推荐、材料报送、专家评审、公开发布、复评复审(首次评价有效期三年)5个阶段。农场推荐分单位和专家两种渠道,推荐单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环保站、农村能源办(站),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和会员单位,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有关的全国学会、行业协会(联合会),长期从事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推荐专家包括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长期从事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专家。

《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对参评的农场有着详细的要求,除了填写申请表,还要填写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农场基本情况、农场管理和农产品认证情况、作物产量和农用品投入情况(养殖生产和养殖密度情况)、生态农业措施使用情况、农场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农场经济效益情况等。另外还需提供文件审核材料,包括:土地使用文件、农场管理文件、有关检测报告、生态农场建设方案等。需要准备的现场汇报材料有基本情况、制约短板、总体思路、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建设目标、保障措施等。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表示,下一步将在科教司支持下,依托生态总站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等,重点开展生态农场评价工作,培育更多生态产业主体,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和部分重点地区建设50个自我发展、良性循环、高效运转的生态农场试点。同时,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搭建农业生态补偿框架,明确农业生态补偿的要素、空间和对象优先序,开展生态农场受偿意愿和支付意愿调查,探索面向生态农场的综合生态补偿方案,为探索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供实践经验。(王泽农)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