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陈亦子:“未来社区”模式下的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2023-05-07 21:58 美与时代杂志  主页 > 趣旨 > 我的国土 > 未来家园 >

打印 放大 缩小

    点睛:未来家园   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
    栏头拓制:乔杨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



“未来社区”模式下的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陈亦子

摘 要:当下,在城市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冷漠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社区”成为城市建设最为热门的话题。“未来社区”具有九大空间场景,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排序首位的邻里空间场景。而为了科学合理地发挥“未来社区”邻里空间场景作用,就要重视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作用。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未来社区”建设现状,以景观设计的视角阐述了“未来社区”视域下邻里空间的内涵,并提出了社区共享空间的参与式营造、社区艺术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与智慧社区的交互应用等三大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策略,以激活“未来社区”邻里空间场景作用,营造交往、交融、交心人文氛围,构建“远亲不如近邻”未来邻里场景。

关键词:“未来社区”;邻里空间;社区景观空间;参与互动

课题项目:本文系温州市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温州‘未来社区视域下的邻里场景景观激活策略”(20wsk08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社区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现状

(一)社区邻里空间的概念

邻里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义是指一种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了友好交往和亲缘关系而形成的共同生活的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则是这种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所组成的共同体。如果说建筑是社区的支撑体,社区是邻里的支撑体,那么邻里则是城市的支撑体。因此,缺少邻里的城市无论多么美丽,都将是缺乏凝聚力不适宜居住的城市[1]。

社区邻里空间作为支撑城市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属性的人群在家庭居住空间之外社区之内进行个人或群体的交往活动的空间,而这样的空间只需步行即可到达。因此,社区邻里空间具有空间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二)社区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现状

社区邻里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社会交往的基础载体,主要任务是为邻里居民提供交流平台。因此,如何激活社区邻里空间的活力,促使其得到居民更广泛的认同和喜爱为最关键的问题。景观设计则是通过技术手段与艺术审美将各类景观元素进行改造、链接和组合,从而创造更加适宜栖居的生存环境,其中包含了审美、使用、共情等多方面的功能内涵。一步一景的社区邻里景观空间可以让人与人、人与物进行更好的交流,从而触发居民进行深层的自主交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但社区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文化与交通等。目前我国社区邻里空间与外部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老旧社区因场地狭小、绿地率低与景观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了邻里空间的缺失。新生社区的邻里空间景观在追求优质化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图幅优美,忽视了居民的景观认知意象及环境心理接纳意识,导致社区整体景观形象不明确,心理行为场所缺乏,居民对自处的社区认知度及领域归属感不足,邻里间的交流性渐渐被忽视,因而生活逐渐演变为独立个体的独立行为,与目前倡导的激活邻里空间想法背道而驰。

在不同的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对社区邻里空间景观的优化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研究起步较早,日本提倡的“社区营造”强调提升社区活力与生活品质,丹麦的“共享社区”重新定义了邻里空间的概念,新加坡的CIB计划将公众参与与社区绿化有机结合,加拿大打造的“未来社区”更是依托于智能科技为邻里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社区改造起步较晚。上海作为我国一线城市代表,近年来开始探索如何实现社区宜居,并展开了一系列活動,其中包括社区花园的实践、社区微更新实践等,卓有成效。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我国还出现了由地方政府明确提出的“未来社区”建设计划及行动,力求打造“生活便利、密度合理、交通便捷、智慧互联、绿色低碳的未来社区”。浙江省作为初步实践重点区域,已在多个城市开展“未来社区”创建试点工作,并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

二、“未来社区”中邻里空间的认识

(一)“未来社区”解读

“未来社区”一词,最早由浙江省政府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简单意义上来说就是将城市乡镇社区的更新规划纳入未来发展的视域之下,引进生态文化、社会生活、科技技术、智慧共享等变量,运用整体的观念与前瞻性的视角解决目前城市社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与社会的经济效益,使城市得以持续性发展。

2019年3月,浙江省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浙政发〔2019〕8号),文件提出“未来社区”建设主要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围绕“三化九场景”集成框架体系进行打造。其中九大场景包括:“远亲不如近邻”的未来邻里场景,“终身学习”的未来教育场景,面向全龄业主全生命周期的未来健康场景,顺应生活与就业融合的未来创业场景,“艺术与风貌交融”的未来建筑场景,“5-30分钟出行圈”的未来交通场景,聚焦多能集成、节约高效的未来低碳场景,围绕24小时邻里需求的未来服务场景,依托社区数字精益管理的未来治理场景。总的来说,“1+3+9”模式是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上整合的关于社区建设的规划方案(图1)。

(二)“未来社区”视域下的邻里空间

邻里场景是“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之一,它的打造是社区共建共享的进一步提升,是转变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有效途径。邻里场景的有效打造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空间,换言之,邻里空间承载着邻里生活。而邻里空间景观的设计可以提高邻里空间的品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在邻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打破居民社区生活共同体建立相对困难的现状,实现“远亲不如近邻”的愿景。

在“未来社区”构想与城市发展的冲撞下,“未来社区”中的邻里空间景观设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基于不同人群产生的新需求间的矛盾、需求扩张与空间紧缺的矛盾、传统文化与当代数字化转型的矛盾,如何通过景观设计为不同人群提供互动的共享空间与独立的私密空间,如何引入立体、云端概念解决空间紧缺的问题,如何将生态文化背后的可持续性价值渗透进居民的日常生活,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三、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一)社区共享空间的参与式营造

“共享”一词可以理解为分享,将某种物品或信息的使用权与他人共同拥有。城市空间也可以被共享,其内涵应是包容平等、多样开放、公众参与。共享理念与社区空间的结合可以增加居民的团结意识,营造共建共治的可持续氛围,与私密空间产生互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空间形态可以理解为社区共享空间的雏形。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当代社区往往存在着“共而不享”或“享而不共”的问题。目前,许多渐进式的更新案例表明,参与式的景观空间营造可以更好地体现共享的价值。

1.营造社区花园

社区花园作为生态空间的一种形式,经历了社会的发展变迁,从最初的基本生活保障转型为“社区营造”的空间载体[2],既能深入社区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性,又能丰富城市生态空间的内涵。

新加坡作为“花园城市”,城市公共绿地发展成熟,水平处于世界顶尖。同时,新加坡也是推广社区花园的典范,于2005年启动锦簇社区计划(CIB计划)。CIB计划通过政府-社区协作式管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划分出不同主题的花园及各种功能用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求,寓教于乐,获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CIB计划中的协作管理模式要求每一级部门各司其职,社区委员会作为政府与居民的交流平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社区花园的建设情况,而社区居民作为花园的主要建设者,可共同治理,共享成果。CIB计划在满足城市绿地发展与提高居民对生态价值认识的基础上,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放松、联系彼此的好去处,帮助人与人回到相互信任的传统邻里关系。

近年来,中国部分高密度城市也开始展开社区花园与社区改造等一些城市微更新活动,例如上海市开启社区愿景规划师工作坊项目,杭州市启动绿马甲社区花园计划,衢州市实施“美丽庭院”改造项目等。目前,上海已建成90余座社区花园。上海社区花园的建造在国内外现有实践成果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对社区花园的层级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规划,有专业组织运维的枢纽型综合性社区花园,有政府直接支持、在地社区管理运维的中型社区花园,有市民参与行动建成的小微社区花园[3],初步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城市社区空间的有机更新。建造社区花园强调公众参与理念,重视社区主体性与自主性的关系,极大鼓舞了居民参与自治,让社区居民回归田园生活,打破了邻里隔阂,提升了社区活力。

2.打造全龄景观

“未来社区”规划理念是指在有限空间内通过多功能的复合叠加来改善居住环境。不同年龄、文化的人群在社区汇聚,产生了大量无法分散解决的新需求。因此,能够满足全龄需求的社区景观可以让邻里空间更具包容性和宜居性。目前,适老化和儿童友好型社区在各自独立的领域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大部分社区的景观空间营造同质化严重,景观偏好指向中青年审美,并没有对全龄需求的结合进行综合性考虑,最终导致社区缺乏人文关怀,景观停留在视觉层面,缺少参与式互动,社区活力不足。

社区全龄景观空间强调通用设计与弹性设计,要在景观偏好研究的基础之上优化社区活动空间,加强人与社区空间的情感联系;要以促进互动为前提,充分利用零碎空间,在一些出入口、树荫下等“边角料”区域设计微小交流空间,方便居民随时驻足交流;要基于开放共享的原则,设置混合式基础服务设施,例如儿童游憩区域结合老人活动设施,实现空间的功能性融合。通过打造包容性强的全龄景观,能平衡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代际融合的高参与度社区共享空间。

(二)社区艺术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

当下,社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同质化导致社区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的缺失,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式”视觉景观无法吸引居民的关注,难以为邻里空间注入活力。基于此,“未来社区”的内涵要求实现空间层面可参与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而空间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依托于艺术文化带来的场所精神。

1.文化记忆重塑

在历史的长河中,景观内容不断演变,价值也在不断叠加[4],而社区景观空间的价值提升则来自居民与生态文化的相互作用。厦门院前社景观更新案例中,团队通过提炼当地特色,打造农业体验项目、生态化教育、“城市菜地”等一系列的生态文化景观勾起了当地的历史记忆,重塑的场所精神带来了久违的归属感,最终促使村里的老、中、青三代主动参与社区改造,提高了该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为该村带来了经济价值。院前社景观更新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既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居住空间,摆脱了社区同质化、缺乏活力的现状。

2.艺术空间营造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社会性越来越突出。因此,社区艺术空间的营造可以促进邻里空间的多样性生长,通过艺术行为传达审美、传承文化、渲染氛围,进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了“艺术社区”这一概念,强调“参与式艺术”,指出艺术属于每一个人。近几年,在城市微更新的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开始尝试由艺术家与设计师介入的艺术社区营造模式。例如,2018年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城市微更新和社区营造项目“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致力于通过空间艺术创作,增加社区互动,激发空间活力,提升社区品质。该计划中,艺术家与设计师的陪伴式参与为社区艺术空间的审美与情景策划提供了专业的协助。

由此可见,艺术文化景观拥有丰富的魅力与饱满的时代精神,它的建造是社区邻里空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景观与智慧社区的交互应用

智慧社區是指利用智能技术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改善居民生活,提升社区品质。随着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景观空间的设计中。用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介辅助景观设计,能够使人们获得更为新鲜的感受[5]。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让居民可以参与景观从设计到实施再到后期监控的全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可以让居民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使邻里空间的使用更高效、更持久。

在景观空间计划建设阶段,通过大数据技术、生理监测技术等数字技术手段对居民的行为习惯、心理偏好进行量化采集,通过移动智慧端平台为居民提供对话平台,对居民需求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分析总结,能为人性化的邻里空间营造提供可靠依据,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在景观空间设计内容上,通过加入虚拟式交互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实现景观个性化,能增强景观体验,增加居民的使用乐趣。例如现在大热的裸眼3D技术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上与空间产生虚拟互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一些智慧公园将动力集电装置与景观设施相结合,人在某些区域行走、踩踏、跳跃时,会对地面形成压力,此时装置通过感知不同的压力对景观设施发出不同的指令,景观设施便会呈现灯光的明暗、涌泉的高低等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导人与景观产生更多的互动。因此,智慧型景观可以实现社区居民与空间的参与式互动,满足居民在邻里空间中的多样化需求。

四、结语

“未来社区”是我国探索人类文明城市的重要一步,其邻里空间是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解读了“未来社区”中邻里空间的内涵,并提出通过社区共享空间的参与式营造、社区艺术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与智慧社区的交互应用等景观规划设计手段,帮助实现社区景观空间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邻里生活的生成,并最终营造高品质的居住氛围。

参考文献:

[1]凯尔博.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M].吕斌,覃宁宁,黄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

[2]刘悦来,范浩阳,魏闽,等.从可食景观到活力社区:四叶草堂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实践[J].景观设计学,2017(3):72-83.

[3]刘悦来,许俊丽,尹科娈.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以社区花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6):13-17.

[4]傅凡,姜佳莉,李春青.文化景观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香山遗产价值构成多维度认知[J].中国园林,2020(10):18-22.

[5]COOPER A.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M].2版.DING C,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6-75.

作者单位:

温州商学院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