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深呼吸校园|推动花溪大学城高质量发展(作者_花溪大学城管委会

2024-03-11 20:38 《当代贵州》杂志  主页 > 关注 > 深呼吸数据库 > 深呼吸校园 >

打印 放大 缩小







推动花溪大学城高质量发展
 
《当代贵州》杂志  2018年46期
 
作者_花溪大学城管委会
 
花溪大学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流的现代化城市设计标准,推动现代化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花溪大学城作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新区开发建设主战场,承担着建设“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花溪大学城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时提出的“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流的现代化城市设计标准,加快实现由高校聚集区向一流现代化城市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化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坚持要素聚集建创新之城
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加快人才、产业、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要素聚集,让创新成为建设大学城发展的战略支撑。
 
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大力营造爱才、惜才、用才氛围,促进优秀人才集聚;利用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平台来吸引和凝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创新团队;重视培养并大胆使用现有人才,让中青年人才在教学、科研、管理中挑大梁、担重担,给予较高待遇,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困难,用优惠政策留住高校毕业生并用好各类人才。
 
强化产业培育。实施“一城一带”战略,紧紧围绕“建城市、聚人心、广招商、招大商”,以大学城为中心,黔中大道为产业大道,其他区域为配套,以“大数据+实体经济”为产业培育重点,着力发展“大数据+教育科研、文化创意、健康养生、旅游会展、现代服务”产业,加快培育教育科研、数字经济、文创旅游、体育休闲等特色产业。
 
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师大教育资源优势、财大金融资源优势、医科大医疗资源优势、民大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中医药大学传统民族中医资源优势等各高校的特色资源优势,搭建校地企合作平台。加强大学城双创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师大联合创新创业园等双创载体的建设与管理,积极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品牌。
 
坚持完善配套建协调之城
协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协调发展就是要注重功能配套,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深入实施骨干路网建设。按照“东引、西连、南拓、北合”的整体布局,构建与贵阳、安顺、新区中心区互连互通的市政道路、快速通道、轨道交通立体交通体系。
 
深入实施综合配套建设。按照“功能全、标准高、覆盖广”的要求,大力实施教育、医疗、水、电、气、讯、文体、商住等综合配套项目,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
 
深入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建成一块、移交一块、强化一块”的工作思路统筹城乡,加快大学城与党武镇的联动发展,注重乡镇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改革,党武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及林业经济,实现人口向城镇聚集,产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规模化聚集;探索村级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招商建设一批高档民宿、农业观光、民俗技艺、田园养生等旅游休闲项目的模式。依托党武集镇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政策,高标准推动党武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全面加强与花溪区协同联动,实现大学城—燕楼科技成果转化区的融合发展。
 
坚持生态宜居建绿色之城
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实施全域绿化美化。围绕建设“天蓝、水清、山绿、林茂、校美”的生态环境,实施“一区一景、两河两园、山头绿化”工程,科学合理安排造林种草方式、树种草种选择和经营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和提高土地综合效,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生态宜居。
 
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大学城开放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功能。
 
严守生态红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引入第三方评估,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招商引资只引进高科技含量多,零污染的项目,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坚持内联外引建开放之城
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做强开放平台。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落户大学城加快对外开放,争取举办或参与中非国际论坛、中国森林康养旅游节、全省大学生运动会、国际马拉松赛,努力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贵安分论坛、民博会、数博会、贵洽会等国际国内重大活动。
 
坚持开放办学。力争引进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联系,已引进瑞士洛桑酒店学院培训中心、瑞士皇家护理学院在贵州医科大学开展高端护理培训,引进印度国家信息学院、微软IT学院、IBM学院与各高校合作开课,建立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为贵州培育国际化、开放性人才,不断增强大学城核心竞争力及软实力。
 
 
花溪大学城建立了高校与城市共享空间体系,让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基本实现“高校假期冷资源”转化成为“开放共享热经济”。图为花溪大学城举办的贵州首届大学生民族歌舞大赛。(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广招商招大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大力实施百企引进计划,深入推进广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对标对表“美国硅谷、武汉光谷、北京中关村”,加快发展一批在全国排得上、叫得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收集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为企业找市场、找人才、找住宿、谋发展,为入驻企业服好务,形成可持续的融合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税收达到10亿元。
 
坚持智慧管理建共享之城
共享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也要共建共享。
 
推进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运用,实现深层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精确化、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率,进而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发展共享经济。实现高校与城市共享空间体系的建立,让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基本实现“高校假期冷资源”转化成为“开放共享热经济”。围绕基础设施、科技、人才、交通、商业的核心数据搭建共享平台,重点打造大学城污水流量监测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大学生实习实训分享平台,大学城公共交通数据采集平台,“一网通”数字生活平台,大数据分享经济数据呈现平台,高校之间实现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图书共享,实现资源最大整合。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新城的关键一环。花溪大学城将按照“规划引领、双创示范、产城融合、校地联动、开放带动”的发展原则,加快城市配套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夯实责任、强化担当,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时刻保持创业者的勇气、改革家的锐气、建设者的朝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苦干实干加油干,为加快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