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山旅之道|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16 02:45(作者:李晓鹏 陈芝 昕

2023-12-14 18:39 《旅游纵览杂志·行业版》  主页 > 文旅 > 山地国际 >

打印 放大 缩小









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16 02:45
《旅游纵览杂志·行业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黔西南山地户外运动
李晓鹏 陈芝昕璐
 
随着贵州省大旅游大生态战略的发展,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贵州省召开,其中黔西南州为大会的主会场。此后每年一次的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成为了贵州旅游的一块招牌。而随着山地旅游的提出与近年来的发展,黔西南州也明确了打造山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2015年,作为黔西南州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申报了国际山地旅游专业,并于2016年获批成立国际山地旅游系,目前已经获批开设了中职国际山地旅游专业,并于2016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共计43人。本文就通过对当前中职国际山地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了解目前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取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职业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国外职业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职业教育领域,课程设置分为“学科本位”模式、“能力本位”模式和“人格本位”模式。“学科本位”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较强调学科内部课程的逻辑关联。“能力本位”强调以能力为中心,学科的设置以是否能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而“人格本位”强调要培养必备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有通识性的基本素质,如康健的心理、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等综合素质。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每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也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找到不同的模式,虽然无法确切地去判断哪种模式更好,但国外职业教育目前以“能力本位”模式为人才培养方式的发达国家较多,国外职业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亦是如此。
 
(二)我国职业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职业旅游人才的培养更是属于年轻的学科。但由于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教育中也沿袭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不管对于什么学科的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都是德育并重,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趋近于国外的“人格本位”模式,但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中,比较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与关联性,而对能力的培养显得较欠缺。当然,近年来职业教育也在逐渐重视通过校企结合等方式弥补学校教育中能力培养不足的短板。特别是旅游人才的培养中,更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更需要市场化,此外还要更多地注重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
 
二、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随着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贵州召开,山地旅游也成了贵州的一张名片。贵州的职业教育把握着社会的动态,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山地旅游专业,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是这其中之一。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申报了国际山地旅游专业,并最终成功申办了中职层次的国际山地旅游专业,并于2016年9月招收了第一个中职国际山地旅游班,该专业下设有学院商务系旅游与酒店管理教研室。山地旅游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对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清楚,大多将其认为是在山区中融入了户外运动形式的体验式旅游。2017年,贵州举办的“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正式更名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因此不难看出,山地旅游融合了曾经提出的体育旅游概念,只是这一次更加地域化,将场地限定在了山地中。因此,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设置这一专业课程时就将传统旅游的教学与户外运动相结合,还为此请教了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系的户外运动专家,开设有山地旅游概述、山地旅游文化、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基础、户外拓展、户外运动的装备与器材、旅游规划、野外生存技能、户外运动安全与救护、旅游心理学、山地旅游法规、导游领队业务、全国导游基础、贵州导游基础、户外通联与定位、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其中大部分课程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实训占到了总学时的65%。从开设这一专业以来,学院正在筹建集攀岩、速降、拓展为一体的教学实训基地。目前,该专业已经与当地“将源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且该企业已经直接介入了教学,为该专业部分课程提供教师进行教学,通过校企结合共同培养出合格的山地旅游人才。
 
目前,黔西南民族職业技术学院中职国际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具备了初步的体系,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但这一年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欠缺。由于国内暂没有其他高校开设山地旅游专业,而户外运动在我国也属于一个较年轻的项目,国内体育院校开设该专业的也较少,因此很难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师资。而由于学院本身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当地有资历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由于学历等原因也无法获得单位的编制,因此该专业的教学一直存在受制教师数量较少的问题。
 
其次,实训设备缺乏。由于是新增专业,虽然目前已经上报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但一直因未得到审批而使实训设施缺乏,学生难以受到有效的技能训练。再次,专业融合不够。目前,传统的旅游教师教授旅游知识及技能,户外运动教师教授与户外运动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但这二者的融合需要学生自己开展。旅游与户外运动教师在跨学科融合上目前还显得不够,课程体系的搭建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何让这两个学科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进行课程设置及师资的培养将是这一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最后,教学的安全问题。由于该专业的部分课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教学中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及意外事故的防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配套体系进行支撑,在未搭建起有效的安全体系之前,教学中凡涉及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技能部分目前都不敢在教学中进行,这也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不完整。
 
三、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通过对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现开设的中职国际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将目前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转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第一,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作为该专业发展的排头兵,其人才培养模式为将来该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为将来全国山地旅游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本。
 
第二,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由于师资及实训条件的不足促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使得企业更多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该专业的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更接近社会实际的需求。
 
第三,在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比较空泛,缺乏针对性,应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山地资源特征进行灵活调整以突出其特色。
 
第四,在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欠缺足够的师资力量,不能为该专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第五,在贵州职业教育中山地旅游专业还缺乏一个完整的安全配套体系,以保障山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整、高效执行。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