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红色文化学刊|胡聪:红色家书的精神特质、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2023-04-03 22:23 红色文化学刊  主页 > 年鉴 > 红色瑰宝史册 > 红哲理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旨点睛:百年 红哲理
     栏头署书:乔惠民(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北京红色瑰宝文化发展中心首席研学员)
     插播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浩、张杨





红色家书的精神特质、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红色文化学刊 2022年1期 
 

 

胡 聪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亲人之间联系感情、互通信息的重要载体。从古至今,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家书传统和文化,家书作品中不乏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作为家书中的一类,红色家书与普通家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具有“红色”这一鲜明特征。红色是革命、鲜血、共产主义理想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年第19期。。在界定红色家书的内涵时,就要从家书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始终把握其“红色”属性。红色家书即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仁人志士写给家人、亲戚、朋友和同志的书信。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2)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求是》2021年第13期。些写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恒久魅力与时代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弘扬。

一、红色家书蕴含的精神特质

红色家书有其特定的写作环境和背景,家书作者的家庭状况也不尽相同,但细细品读,其蕴含着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特质却是共通的。一封封红色家书如一条条涓涓细流,流淌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血脉。

(一)红色家书蕴含着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

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镌刻于心的政治本色。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胜利的“钥匙”,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根本动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为革命前仆后继,为信仰英勇献身,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红色家书是他们矢志不渝、践行初心的生动写照。

身陷囹圄的方志敏,面对国民党当局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展现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的革命意志:“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3)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史砚芬被关押在狱中四个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松口、不低头,把对信仰的忠诚铭记在了带血的遗书中:“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4)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编:《雨花英烈家书》,南京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王器民在给妻子高慧根的遗书中写道:“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5)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毛泽建在就义前的遗书中写道:“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6)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9页。黄竞西在狱中给岳舅的信写道:“我为党牺牲,有无上光荣,你们不要为我悲伤。只要念我身后萧条是真为党奋斗的。”(7)恽代英等著:《红色家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这些家书无不蕴含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崇高情怀与理想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8)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求是》2021年第21期。透过红色家书,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对党的无限忠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付出了心血乃至生命,他们纯洁的党性和忠贞不渝的崇高品质触动灵魂,直击心灵。

(二)红色家书蕴含着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迎难而上,勇于斗争,面对生死抉择也毫不畏惧、毫不退缩,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和崇高的牺牲精神。

夏明翰给妻子郑家均的信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9)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187页。刘绍南在狱中写下《壮烈歌》,“铡刀下,不变节,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10)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76页。,高唱此歌慷慨赴死。邓恩铭就义前留下遗书给恩师,表明心志:“平生从来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饮弹从容向天啸,长留浩气在人间!”(11)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49页。杨开慧在给堂弟杨开明的信中,表现出了革命者的英雄本色:“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喜欢的事。”(12)《百年红色家书品读》编写组:《百年红色家书品读》,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页。裘古怀在就义前给党和同志们的遗书中写道:“在监狱里,看到每一个同志在就义时都没有任何一点惧怕,他们差不多都是像去完成工作一样跨出牢笼的……”(13)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226页。刘伯坚被捕后即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他给妻子的信中最后一句话是:“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14)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66、70页。革命先辈们在家书中流淌的热血和激情,让我们体会到心灵的震撼,感受到奋进的力量。

在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面对死亡,没有乞求敌人的宽容,没有乞怜生还的期望,而是毅然决然地为革命赴死,为真理就义,充分展现出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种为坚持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是无数后来者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三)红色家书蕴含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漫长曲折的路,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这一切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心血和汗水,体现出一种不怕困苦、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拼搏精神。

1935年1月,方志敏不幸被捕后,在狱中依然用笔做武器,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篇,牺牲前还号召全党同志:“发扬布尔什维克最高的积极性、坚决性、创造性,用尽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学习列宁同志‘一天做十六点钟工作’的榜样,努力为党工作!”(15)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26页。刘愿庵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把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不要无谓的去思量留恋,这样足以妨害工作,伤害身体,只希望你时时刻刻记起工作,工作,工作”(16)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86、88页。。抗战时期,左权在写给叔父左铭三的信中说:“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切是光明的、伟大的。”(17)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重读抗战家书》,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2页。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抒发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的远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红色家书中依然可见共产党人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本色。1952年5月,董必武在给侄儿董良俊的信中,充分肯定其自力更生的行为,鼓励其勤奋劳动以改变困苦的生活。(18)唐洲雁、李扬编著:《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9页。

重温这些家书,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仁人志士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为党和人民矢志奋斗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让人们更深刻体会到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当前,面对前进路上的挑战和困难,新时代的奋斗者仍然需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四)红色家书蕴含着意蕴绵长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之间同声相应、紧密相连。红色家书是革命先驱家庭成员之间最朴实、最直接、最真情的内心表达,处处见真情、见真爱,但红色家书又远远超出了家书作者的家庭范围,饱含着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革命先烈将自己的理想信仰和思亲念乡之情,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中。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写道:“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重读抗战家书》,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5—6页。短短不到百字的遗书,用了4个感叹号,其中的刻骨柔情,让人肝肠寸断。陈觉在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最后一封家书中写道:“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惟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20)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140页。字里行间,透露的全是对妻子的切切之爱和恋恋不舍。而为了理想信念,红色家书的作者也会深藏心底的柔情,因为他们深知国家民族比个人家庭和前途更重要。正如陈觉在信的最后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21)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141页。身逢乱世,忠孝难全,他们宁愿舍弃小家、奉献万家。“谁不愿骨肉的团聚,谁不留恋家庭的甜蜜。”(22)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家书抵万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然为国家为革命,也顾不得这许多了。”(23)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132页。杜永瘦在牺牲前,给临产住院的妻子裴韵文留下遗书:“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24)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104页。郭亮给妻子的遗书只有短短一句话:“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25)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页。邓恩铭给母亲的绝笔信:“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26)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版,第43页。

这些质朴而深情的家书,彰显出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坚定信念,他们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义无反顾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二、红色家书的时代价值

红色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最真实、最鲜活的党史。作为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红色家书蕴含的独特精神特质,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红色家书是党百年奋斗的初心见证

1. 红色家书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提供新的史料,为研究党史提供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新视角

家书一般通常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红色家书的作者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留下的文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怀和才华,是第一手的资料,充满了丰富的历史细节。例如,一封写于1934年7月22日,署名为“红军儿子”的家书对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军和作战情况,包括北上的任务、沿途的宣传工作以及攻占大田后打土豪分田地的盛况进行了细致描述(27)罗平汉主编:《长征书简:重温我们先辈的长征记忆》,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3—186页。,可谓是当时红军队伍工作的一个缩影,这样的记载无疑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1949年2月,解放军战士宋云亮和未婚妻胡玉华之间的战地家书,则从一位普通指战员的视角,记载了平津战役的全过程,披露了当年的战斗环境和后勤生活,信中流露出战斗胜利后的喜悦和作为一支取得胜利的军队一员的豪迈,也透露出对未婚妻的细腻体贴。其中信的称谓和问候语相当亲昵,几乎与当代恋人之间的称呼无异。(28)张丁:《记载平津战役过程的书信》,《中国青年作家报》2019年9月10日。红色家书真实地写出了普通革命者的内心和生活,可作为史料的补充,史实的旁证,也有益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

2. 红色家书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着初心与坚韧使命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初心,始终坚持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冷少农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幼小者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决不要死死的要尽瘁于家庭。”(29)恽代英等著:《红色家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55—56页。赵铎心在中秋节前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家庭是要的,但是做一个革命者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放远了看,弄好一个小家庭,幸福只有少数几个人享受。……革命者应该把我们的爱给全人类,那些无衣无食的穷人。”(30)恽代英等著:《红色家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208页。这一段段内心独白,直观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炽热情怀,红色家书的作者为我们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最生动的诠释和最直观的榜样。

(二)红色家书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诠释

1. 红色家书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国家建设、改革实践中沉淀的先进文化,其形成与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密不可分。红色家书作为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的实物见证,是反映党百年奋斗史的珍贵档案。随着通讯方式的迅速发展,传统家书几乎淡出现代生活,红色家书历经岁月洗礼能够留存至今,本身就是无比珍贵的革命文物。每一封红色家书的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印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红色家书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同时又蕴藏着人性的光辉,这使革命先烈们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也让红色文化更加温情动人。当前,随着红色家书收集、分类与整理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红色家书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得到广泛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红色家书也成为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 红色家书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的灵魂是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一百余年的非凡奋斗历程,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谱系。而红色家书作为一种能够“开口说话”的文物,清晰地记录反映了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各个阶段的现实情况,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革命精神。例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就可以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留下的红色书信中寻根溯源。家书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反映。红色家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对家人亲友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鲜活生动的。红色家书展现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的精神风貌,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精神的积累、沉淀、延续的过程。即是说,红色家书为总结凝练革命精神的内涵提供了史料支撑。

(三)红色家书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

1. 红色家书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红色家书蕴含了革命先辈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是新时代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教材。例如,抗战时期的红色家书,从家书作者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状况,再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展现了革命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将其运用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提供更切身的体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1946年1月,邓发给堂弟邓碧群的信表达了抗战胜利、民族独立的喜悦,充满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鼓励堂弟“我希望你能进大学”(31)恽代英等著:《红色家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32页。。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家书中可见许多箴言、家训。1961年4月,罗荣桓给儿子罗东进写信,教导他学习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决不能只是从书上找现成的答案。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事物是多样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给我们写成万应药方”(32)唐洲雁、李扬编著:《中共元勋家书品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02页。。言语中浸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凝结着一个革命者长期的人生探索。阅读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家书,能让人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此外,红色家书中包含着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伦理和修身、齐家、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堂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

2. 红色家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3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红色家书在篇幅上大都短小精悍,受当时写信环境的限制,有的只有几句话,甚至是“无字书”。这些家书或许语言没有那么讲究,修辞没有那么华丽,但却是家书作者最真挚的作品,甚至最后的作品。细细品读这些家书,它们或情真意切,或慷慨高昂,或淡定从容,具有强烈的文学感染力。红色家书具有的独特精神特质,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获得迥异于一般家书的体验,能体会到一种希望、一股热流、一种昂扬向上的气息。例如,1949年端午节晚上,二野五兵团十八军政治部秘书袁志超写给他弟弟的一封家书(34)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家书抵万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页。,详细讲述了自己所在部队参加渡江战役的行军、战斗生活,文笔流畅,细节生动,堪称一篇文学作品。

三、红色家书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35)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求是》2021年第10期。学习和传承好红色家书,需要结合其精神特质,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家庭家风建设、学校思政教育中,使之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一)汲取信仰力量,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是广大党员的精神支撑与政治灵魂,发挥着旗帜引领和凝神聚气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36)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7年第1期。红色家书中蕴含的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为新时代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源。

1. 加强党史教育

革命先辈革命先烈给家人和同志的亲笔信函,是百年党史中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要深入挖掘各地红色家书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宣讲培训,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生动、深入人心。要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鼓舞、激励人,从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汲取丰厚滋养,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深刻领悟红色家书蕴含的独特精神特质和价值力量,增强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认同,实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融合,推动党员干部将党的光辉历史和创新理论转化为不懈奋进的力量源泉。

2. 坚定理想信念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坚守的信仰忠贞。“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37)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年第19期。红色家书真实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向先烈看齐,“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3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坚持加强党性教育,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坚持把党内政治文化落到信仰、信念上,养成浩然正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3. 坚守政治价值

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感悟到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和革命传统,传承革命先烈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引导党员干部运用红色家书中蕴含的政治智慧、道德理念来明辨是非、提升修养。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坚决反对不健康的政治文化,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

(二)发扬优良传统,塑造良好家庭家教家风

1. 注重学习,以学风促家风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红色家书中,即使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能看到“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方法”“要努力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应该努力学习写作,记日记,写文章……要提高文化水平,要提高理论修养”(39)恽代英等著:《红色家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8、50、145页。等家人亲友同志之间相互勉励学习的话。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家庭家风建设至关重要,对家庭中个人的成长则润物无声。“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40)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55页。我们应以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建设为榜样,从中汲取养料养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浓厚的家庭读书、学习氛围,在勤学善思中端正生活态度、树立崇高追求,培育良好家风,引领风清正气。

2. 正己自律,以示范立家教

老一辈革命家的良好家教有口皆碑,而透过家书中的点滴家事,能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家教文化,触摸到他们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的风骨。例如在对家人严要求,教育子女艰苦奋斗的传统坚决不能丢的同时,他们必先修身律己、身体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41)《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3日。我们应汲取老一辈革命家伟大的人格力量,要重言传、重身教,努力锤炼个人品德,积极弘扬社会公德。党员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既是倡导者、组织者,更是实践者、示范者,因此更应以身作则,“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4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人民日报》2016年1月13日。。

3. 心系祖国,以“小家”筑“大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封封红色家书折射出中国人深深的家国情怀:“没有国的强盛哪有家的安宁?”(43)罗平汉主编:《长征书简:重温我们先辈的长征记忆》,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6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优良传统,承担历史使命,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44)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在家庭建设中,要融骨肉亲情与爱国情感为一体,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在建设好社会和国家的过程中实现家庭的幸福。汇聚起4亿多家庭的良好家风,才会有磅礴的力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1. 着力挖掘红色家书的育人价值

红色家书既具有普通家书的特性,又具有红色这个鲜明政治底色,字里行间里都浸润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红色家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蕴绵长的家国情怀等,无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除此之外,红色家书蕴含的爱国立志、一心为民、勉学修身、廉洁自律等丰富的德育内涵也值得深入挖掘,要善于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日常语言,把革命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在做到“宏大叙事”的同时更要做好“细小叙事”(45)罗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原则和路径》,《红色文化学刊》2020年第1期。,将其转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有力支撑。红色家书中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是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感受力量,把精神化为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2. 不断丰富红色家书的教育形式

一是运用好现代多种媒介技术,推进红色家书资源的电子化、平台化,建立红色家书网上资源库,充分利用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场景等介质的有机结合,提高红色家书的可视化程度,调动学生全身心的立体感知系统,进而深刻领会家书中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前辈的高尚品格。二是结合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通过举办红色家书诵读会、演讲比赛、上台演绎“角色”等形式,讲述红色家书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红色家书中蕴藏的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家书“活”起来。三是可邀请红色家书作者、革命烈士后代等走进学校,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家书故事,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生动展现红色家书蕴含的亲情和温暖,增强红色家书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

3. 充分发挥红色家书的育人功能

一是推动红色家书进教材。目前已出版的红色家书类著作比较丰富,如《中共元勋家书品读》《图说红色家书》《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百年红色家书品读》等,也有许多地方加强了对红色家书的收集整理,出现了《江西革命烈士书信选》《山西革命烈士家书》《雨花英烈家书》等红色家书汇编类著作,这些成果是学校发挥红色家书育人功能的重要资源。学校可以编印专门的红色家书育人校本教材,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其它教材中编入部分红色家书。例如《红色文化十讲》在每一讲内容之前选编一封红色家书,丰富了教学内容。二是推动红色家书进课堂。组织教师到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故居考察学习,亲身感受红色家书创作的背景和过程。通过专题培训、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切实提升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三是推动红色家书进头脑。结合实际,因人施教,不断充实和丰富红色家书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进而自觉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4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