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海安舅舅号:三十五年的接力支教(2023)

2023-08-05 17:14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中心  主页 > 年鉴 > 红色瑰宝史册 > 红基因 > 支教精神 > 海安舅舅号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旨点睛:海安舅舅号
     栏头署书:乔惠民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研究室主任、国土名片网总编辑、首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入围奖获奖人
     推文导读:国土名片网小编芬儿、李新宇、李浩、张杨、乔杨



原标题:海安舅舅:三十四年的接力支教
(2022)

 

2022年04月19日 09:58:20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字号变小

 

 

 

  1988年,来自江苏海安的一群老师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创办了一所学校,由此开启了长达34年的接力支教。他们教书育人,播撒希望,让无数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更成为脱贫攻坚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宁蒗老百姓把最尊敬的称呼送给了这些老师——“海安舅舅”。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北高原,俗称“小凉山”,原本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事业非常薄弱。1987年,宁蒗代表团来江苏海安考察,两地签署了“木材换人才”的计划,从此开启了宁海两地横跨八千里、长达三十四年的牵手。回首34年前的支教,西行道路上的艰辛仍让第一批支教的海安老师记忆犹新。

  “最艰难的一段路程应该是从格里坪到宁蒗,这段路是盘山公路。记得有一次,汽车停下来的时候,一个轮子都悬空着,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第一批支教老师刘卫琴说。 

  到达宁蒗后,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海安老师踏进学校的第二天,奔腾怒吼的泥石流冲垮堤坝,冲向操场,冲进支教老师的木板房宿舍,被褥行李全都浸泡在一尺多深的泥浆里,随行的家属和孩子们全哭了。

  “我们第一批支教的35人中有22名党员,我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不怕困难,我们要把宁蒗的学校办好,要把少数民族的学生教育好。”第一批支教老师刘效宁说。

  除了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宁蒗学生的基础十分薄弱,这更让支教老师忧心。为此,支教团成立了党支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反复开展教研讨论,不断更新施教方法,摸索出一套“宁蒗教学法”。宁海两地合作创办的宁海中学在第一次中考中就一炮打响,人均考分、升学率在宁蒗排第一,在丽江名列前茅。

  1993年,从第二批支教开始,海安老师又接管了宁蒗民族中学高中部的教学工作,宁海两地合作办学由初中延伸到高中阶段。从1994年到2002年,宁蒗民族中学的中高考升学率,连续九年蝉联全市第一,成为云南省一块响当当的教育招牌。当地群众把最尊敬的称呼送给了海安老师。

  “我反复思考了以后,我就在教师节的一个会议上,代表全县人民,喊你们老师们为舅舅。以舅舅这样一个身份来对待老师,各级干部也好,广大的农民也好,还有学生也好,这样子来对待老师。”时任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委书记阿苏大岭说。

  “2016年8月,首届‘海安班’开班。面对新的攻坚任务,‘海安班’的老师一起,拧成一股绳,帮助孩子圆梦,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的命运。”首届“海安班”老师李忠东说。

  首届“海安班”在高考中再次刷新宁蒗高考成绩的纪录,班级平均分名列丽江第一,3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被誉为“丽江第一班”。三十多年来,无数宁蒗少年因知识改变了命运,从放牛娃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中有许多人,毕业之后陆续返回宁蒗,奋战在宁蒗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建设小凉山最美彝乡,贡献着毕生力量。

  从黄海之滨到彩云之南,34年的坚守,10批次,290人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合作的先河,探索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为建成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小凉山地区最美彝乡、实现宁蒗地区各族人民整体脱贫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