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牛崇荣:气候有商圈——2007首届中国避暑旅游经济(贵阳)论坛演讲稿之三

2023-12-31 21:15 国土名片-天下口碑数据库  主页 > 关注 > 气候经济 > 气候旅居 >

打印 放大 缩小








 
 
气候有商圈——云贵高原应联手打造世界上最优秀的避暑旅游圈
 
作者:牛崇荣    转贴自: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网    点击数:1337    更新时间:2007-07-13  
 
演讲人:昆明酒店科技协会会长、云南师大原世博学院副院长牛崇荣
 
各位领导、专家、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谢谢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品牌深化研究课题组的邀请,使我得到在首都钓鱼台举办的中国避暑旅游经济论坛上得到发言机会。我是昆明酒店科技协会会长、云南师范大学原世博学院副院长牛崇荣,也早就是桂强芳博士、乔惠民先生2003年底就与云南世博系统合作成立的中外气候旅游目的地研究课题组成员。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五百年前,明朝一首名人小诗坊间流传至今。很多人会问:云贵凭什么赛江南?我们认为,云贵高原地区普遍的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好气候”,就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赛江南”的一个重要因素。
云南世博集团接待组、昆明世博园、云南师大世博学院从99世博会开始,就邀请桂强芳博士、乔惠民先生及其专家团队,为如何做好99世博“永不闭幕”、未来跨世纪可持续发展出主意,与我们启动了中外避暑避寒气候旅游目的地、“中华七彩云南”品牌发展、珠江水系上下游环境互动保护、中外农业文化遗产联手保护等研究课题,为此,乔惠民先生扎根在世博花园酒店住了好几年,专门研究这些课题。桂博士作为著名城市竞争力专家,当初便说“气候也是竞争力”,这句话很有道理;乔惠民先生作为桂博士的高参,开初就主张用指标说话,用数据说话,也很有道理。
这期间,回顾一下很有意义,桂博士牵头与云南世博合作,2023年就组建了中外避暑(避寒)旅游目的地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指定乔惠民为首席公信官,指定我担任副组长,我们在世博集团、世博园股份支持下,在桂博士财力和人力支持下,组织科研人员研发了中外第一个包括8项指标的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又研制了“避寒旅游”、“四季春游”等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记得当时组合简称为“昆明指数”,也叫“春城指数”,作为研究评价中国乃至全球气候旅游资源禀赋的综合基准,首先从激发避暑经济发力,2004-2007已连续四年发布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成果。今天在京发布的“贵阳指数”,更加细致、准确地充实、丰富、完善了中国避暑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昆明指数”相映生辉,因此,我提了一句口号“全球变暖,我自清凉”,这八个字,言简易明,这就是云贵高原的生态自信,也是昆明、贵阳两大省会的文化自信。
云贵高原是天然的避暑旅游带。在第四届“中国避暑旅游城市TOP50排行榜”中,云南贵州两省各有5-6座城市入选,占全国避暑旅游城市近1/4。这就说明中国最集中的避暑旅游带在云贵高原,尤其是贵州亚高原地带。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贵州省会城市贵阳荣膺“中国避暑之都”、“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亚太(国际)植树奖”等桂冠,“中国煤都”六盘水漂亮转身为“中国凉都”,不仅是贵州下一步转身开发避暑气候资源的好兆头,而且是贵州城市从原有“天无三日晴”负面形象反弹琵琶,率先营造云贵新城市品牌的重要象征。
  今年最大亮点,是桂博士立于中国香港,首次发布了2007全球避暑旅游名城口碑金榜。中国香港是全球公认的国际窗口,其研究团队是社会赞许的国际性社会公益组织和学术组织,发布的排行榜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公允性,因此这几年实际上已经激发了旅游界的“避暑热”、“清凉热”。桂博士研究团队的贡献,就是充分发挥了港澳和珠三角特殊国际窗口优势,为中外避暑旅游和气候旅游经济,正在一步步争夺“世界旅游之最”话语权。这样的话语权,是中国港澳土生土长的,是其他研究机构无法东施效颦的。我已经连续多年反复出版《云南旅游之最》,在乔惠民、王合成先生建议下,正在升级编写《中国旅游之最》、《世界旅游之最》,如果桂先生能够将中外气候旅游目的地研究课题坚持做10年并产生实际传播力、影响力,我将把此举载入“中国旅游之最”重点名录;坚持做20年并产生实际传播力、影响力,我将把此壮举载入“世界旅游之最”重点名录。
作为双双进入2007全球避暑旅游名城口碑金榜的中国城市,贵阳与昆明两城连城的贵昆避暑旅游带,从地理位置看正好分布于中国版图的正南方。因而,我们认为,自古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云贵高原从整体看,是全国旅游格局中最值得加快开发速度的避暑避寒、四季春游旅游产业带、旅游城市群,云贵两省应该率先在全国联起手来,共同打造世界上最优秀的避暑避寒、四季春游旅游圈。
  众所周知,300万年前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一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云贵高原。从整个位置看,整个云贵高原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
  云南与贵州一样,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于高原与亚高原舒适型冬暖夏凉气候区域,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均具有同构性与相似性。
  作为云南省省会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昆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四季“春城”。“昆明指数”的细致评价指标,与“贵阳指数”相似,对不同目的地地势、海拔、气温、日照、紫外线、风力、雨量、空气湿度、空气清新度、负氧离子量都纳入考量。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感人景象。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昆明世博园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四季如春是对昆明全年气温的总体评价,桂强芳研究团队2004-2007连续四年发布的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请首席公信官题署的榜单形象锦言中,贵阳是“避暑之都”,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世所公认,昆明前三年是“四季春城”,今年话风陡升,榜中画龙点睛为“国际春城”,公认度也一定会越来越高。
  所谓的“一天有四季”,说的就是昆明气温昼夜温差大:早上起来看着窗外一片阴霾,甚至有下雨的迹象,于是穿上了羊毛衫,还要加上一件外套;到了中午,明日当空照,不论春夏只要是走在太阳下面,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得一件件地往下减衣服;但太阳一落山,天气马上又重新凉下来。这样的气温变化在春秋两季尤其明显,而春秋天气在昆明长达300多天,这一季到昆明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轻意加减衣服,“勤带衣服,饱带干粮”是对昆明特殊气候的总结,也是一种提醒。
  总之,昆明四季有如春天,素有“春城”之美誉,当之无愧。但仅就夏季气候与贵阳比较,也存在紫外线指数比贵阳偏高,夏日相对干燥,特别是滇池流域水体环保有待加强,全境气候均温差异较大等影响昆明市夏季户外舒适度、清新度的一些因子。
  因此,贵阳旅游气候资源与昆明旅游气候资源,各有所长,不是一般地调查与评价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促进其合理利用、互补发展的问题。尤其是云贵两省,气候旅游目的地发展既要竞争,更要竞合。
  “避暑之都”——贵阳与“四季春城”——昆明的旅游气候资源,各具特殊优势,各呈独特魅力,只能互补生益,不可互相取代。云贵两省、昆筑二市在旅游战略、旅游气候资源保护利用、打造“中华正南”避暑避寒旅游名城群”、“黔滇全天候黄金气候养生旅游带”等方面整合联手,以“中国避暑之都”和“国际春城、亚洲花都”等不可多得的稀缺气候资源和云贵高原神奇迷人、斑斓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资源召唤全国旅游者,召唤世界旅游者,应是题中之义。
  云贵自古不分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更应该联起手来,深度开发得天独厚的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发展避暑旅游经济,进而打造世界上最优秀的避暑旅游经济圈。我们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