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名片】大滇红瑰宝|董杨:边纵-“一支人民的军队”的壮丽凯歌

2023-08-26 23:57 云南档案杂志  主页 > 年鉴 > 红色瑰宝史册 > 大滇红瑰宝 >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支人民的军队”的壮丽凯歌

 
云南档案杂志 2018年9期 

 

■董杨

解放战争时期,在云南诞生的“一支人民的军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开辟滇东北,横扫滇中,挺进滇西,二下滇南,将武装斗争的革命火种遍洒云南大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主力军,谱写了一曲曲革命战争的壮丽凯歌,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一支人民的军队”的诞生

1947年12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建水会议决定在路南圭山首先发动武装起义,会议后,中共云南省工委指派王子近到境外,向朱家璧、张子斋等人传达省工委决定。朱家璧等化装成马帮秘密回国,经思普、元江,于1948年2月到达石屏宝秀。此时这里集中了滇南工委从宁洱、石屏等县农村抽调来的农民、学生积极分子、民青成员共78人和数十条枪,还有省工委从昆明民主运动中抽调出来的党员董有松、牛琨等政治骨干。经省工委派陈盛年到宝秀与滇南工委和张子斋、朱家璧等研究,决定将已集结的武装组成基干队,交朱家璧带领,分批秘密越过滇越铁路线,转移到弥勒、路南之间的西山、圭山地区,与这一地区的党组织和武装队伍会合后发动武装斗争。

弥泸地区的武装斗争正按省工委的部署加紧进行准备时,2月5日,几名从昆明到泸西的民青成员,出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和对革命理想的急切追求,没有向组织请示汇报,就自行组织部分农民和青年学生,仓促地在泸西旧城发动暴动,招致敌军的“围剿”,致使弥泸地区党组织不能按原定的起义计划行动。弥泸地区党组织为掌握武装斗争的主动权,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因势利导,采取应急措施,负责人祁山当天即派李曜九赶到旧城控制局势。6日,祁山率圭山矣维哨黄恩培武装近百人到旧城增援,令阿路瓦李平、蒋海清武装赶赴旧城,通知许南波、杨守笃到旧城研究在陆良组织武装牵制北面国民党军队的问题,并向路南、弥勒、宜良的党组织紧急通报,要他们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同时火速报告省工委,请求指示。

旧城暴动发生后,国民党立即派兵镇压。10日,泸西县防卫大队逼近旧城,被圭山民兵在丁马村附近击溃。11日,弥勒县“防共联防大队”进攻西山,杨治庭、李荣兴率西山民兵2000多人迎击,击退了敌人的进攻。12日,敌保安第一团第二营进占泸西午街铺,拟犯旧城。杨治庭等率西山、圭山民兵600多人前往迎敌。原计划将敌诱至有利地形伏击,但由于轻敌麻痹,战斗失利。指挥员杨治庭受伤被俘,遭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在弥勒县城英勇就义。

2月29日,在弥勒县党组织的接应下,朱家璧、张子斋等率队到达弥勒西山勒克村,先后与弥勒县党组织负责人李文亮、姜必德、王介,以及弥泸区党组织和人民武装负责人祁山、何现龙等会合。决定立即调西山基干武装到勒克,进行军政训练,何现龙回泸西准备集结武装力量,祁山赴省工委汇报。会后,朱家璧、张子斋将弥勒县党组织发动组织的农民武装和从滇南带来的武装共200余人集中,初步编为3个中队和1个政工队。除进行建军宗旨、作战原则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外,着重针对面临的紧急形势,进行战前动员和军事、政治训练。训练只进行了三四天,国民党暂编第二十六师五七八团和保安团1个营以及泸西、弥勒、路南3县的地方反动武装,就分左、中、右三路向西山扑来。游击队在西山人民的支持下,灵活作战,经过石门坎、中和铺、勒克3次较大的战斗,打退敌军的“围剿”。游击队发展到300多人。圭山西山起义获得成功。

3月初,祁山到宜良向省工委委员侯方岳汇报请示工作。侯方岳传达了省工委的指示:“目前敌情严重,绝不能死守西山,要跳到外线去作战。先把西山的武装带出来,再到圭山、东山、龙海山、钟山乡集结部队,发动群众,相机打击敌人。如敌尾追,则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部,以挫敌焰。迅速抽调西山、圭山、东山、龙海山、罗平钟山乡的民兵骨干组建一支主力部队,部队番号暂称‘一支人民的军队’。朱家璧任司令员、何现龙任副司令员、张子斋任政委、祁山任副政委。由以上4人加赵国徽、马仲明、李文亮组成部队党的总支委员会,由祁山任书记,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把已经发动起来的武装斗争进行到底,在南盘江两岸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

按照省工委的决策,3月中旬,朱家璧、张子斋等领导干部率西山民兵跳出敌人包围,迂回到圭山糯斗(苗族村寨),命令彝族共产党员杨福安从圭山民兵中抽调80余骨干,组成一个大队。麟马乡一带的阿细积极分子组成一个中队加入西山大队。毕恒光与朱家璧、张子斋、祁山、何现龙到时,泸西五山龙光明、西山李荣兴也相继率队到达。大家认为小圭山不安全,决定转移到圭山南麓的糯斗村。毕恒光即派赵万象当向导,将西山、东山的武装带到糯斗村。糯斗村地势险要,朱家璧等部队领导召开会议后,决定把路南圭山、弥勒西山、泸西五山的人民武装聚集圭山东麓的老庄科编队。两天后,所有武装集结于圭山东麓老庄科并召开大会,会上,朱家璧郑重宣布:“为了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反蒋,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外暂称‘一支人民的军队’,这一支人民军队的宗旨,是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朱家璧还宣布了下属大队领导人员名单。

4月初,“一支人民的军队”进入龙海山后,经与陆良党组织研究,将杨守笃等带领的陆良地下武装编为第四大队,宣威宝山来参加主力的部队编为第五大队。朱家璧、祁山、许南波等人还到马街镇同杨体元见面,签订了有杨体元服从党的领导、协助发展游击武装、陆良解放后杨体元为该地区负责人之一等内容的《马街协定》,进一步坚定了杨体元的反蒋信心。4月5日,朱家璧等率部到达师宗县阿乃村,将原滇军军官、彝族进步人士何占先集结的农民武装70余人,编为第六大队。4月上旬,朱家璧、张子斋、祁山、何现龙、马仲明、赵国徽、李文亮、刘清、许南波在阿乃村召开会议,祁山传达了省工委的指示,会议分析了斗争形势,决定游击队先到罗平钟山乡,再返陆良龙海山,后攻打丘北;派许南波、李曜九到丘北,与统战部人士联系,作好内应。部队到达罗平钟山乡后,与党在罗平领导的武装汇合。根据省工委的决定,罗平党组织从钟山乡基干民兵中抽调150余人参加主力,编为第七大队,其余编为钟山、板桥、龙岗3个大队,坚持原地斗争。至此,“一支人民的军队”已发展到7个大队近1000余人。

(二)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的建立

5月11日凌晨,“一支人民的军队”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攻占师宗县城,歼敌100余人,生擒县长和第二十六师留守处官兵,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当天时逢街天,部队沿街进行革命宣传,开仓济贫,群众欢呼胜利,青年踊跃参军。按照原计划,游击队当天下午即撤离县城。攻克师宗是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攻占的第一个县城。这一胜利,鼓舞了滇东南各族群众,提高了部队士气,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6月初,“一支人民的军队”抵达泸西舍得(今属丘北县)休整。为了便于指挥,将部队7个大队整编为3个支队9个大队,按照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在部队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由党的领导骨干分别担任支队政治委员、大队教导员和连队指导员,小队设政治工作员,班设政治战士,由共产党员或民青骨干担任。各级政治工作干部与军事指挥员,在重大问题上共同讨论决定,向党负责。尽管党的组织在部队中还未公开,但党的意图和重要决定通过军政干部和党员、民青成员的活动去实现,从而保证了党对部队的坚强领导。部队实行三大原则、三大民主,部队的纪律和战斗行动,都建立在干部战士高度自觉的基础上,虽然给养困难、生活艰苦,但大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情绪。舍得整编使部队的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提高,战斗力得到增强,是云南人民武装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次重要活动。

舍得整编后,游击队集结丘北双龙营党的秘密武装,布置丘北城内党员作内应,准备按原定计划于6月12日拂晓袭占丘北县城。部队于11日晚从双龙营出发,由于部队领导对困难估计不足,加之行进途中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指战员们虽以顽强的意志与风雨搏斗,但泥泞的山路还是迟滞了部队的行动。待部队接近县城时天已大亮,攻城部队全部暴露在守城敌军面前,守敌紧闭城门固守。部队由偷袭变成强攻,围攻丘北县城1天1夜,连续几次攀城攻击都未能成功。次日下午,正当部队准备用火攻城楼时,张子斋、祁山从昆明回到丘北城郊,传达省工委对部队新的部署,同时获悉敌援军两个营已从飞土渡口向丘北县城逼近。部队遂撤出战斗,转移到温浏休整。

6月上旬,省工委在昆明西山高峣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郑伯克、侯方岳、张子斋、祁山出席,郑敦列席了会议,省工委在这次会上,决定“一支人民的军队”命名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6月13日,“一支人民的军队”在丘北县温浏召开大队以上干部会议,张子斋、祁山传达中共云南省工委扩大会议精神,宣布“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番号,并执行南下桂西,与桂滇边部队会师整训,实施了温浏分兵。6月22日部队隐蔽抵达广南县城下,拂晓发起攻击。孙太甲掌握的城防队起义策应,里应外合攻占了广南县城,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物资。部队在城内没收地霸浮财,开仓济贫,开展宣传活动,数十名进步青年参军。当晚部队撤离县城。27日抵富宁县里达。29日,部队召开党员及干部会议,郑敦传达了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关于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南下与桂滇边部队会师整训的指示。7月1日,部队在里达召开军民联欢大会,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7周年。同时,公开宣布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的番号和军政领导人员名单:司令员朱家璧,政治委员张子斋,副司令员何现龙,副政委祁山(杨成明),同时公布了各支队领导的名单。纵队成立中国共产党总支委员会,祁山任总支书记。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的建立

1948年10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电示集结于越南河阳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与桂滇边部队第一支队合编进入滇东南,扩大游击根据地,钳制驻滇桂黔敌军。部队在桂滇边工委前委领导下进入滇东南后,分兵转战于盘江南岸,三战三捷,打开了开广地区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1949年1月1日,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命令战斗在桂滇黔边的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和桂滇边部队,以及党在广西左右江地区、靖镇区,黔西南,滇东南的弥泸、罗盘、开广地区的游击部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司令员庄田,政委周楠,副司令员朱家璧,副政委郑敦,政治部主任杨德华(先)、张子斋(后)。下辖各部队由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广西左江指挥部、桂西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以及云南的开广区、弥泸区、罗盘区等地区的人民武装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成立时,与同时成立的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边纵队发表了联合宣言称:“本军作战目的,志在解放各该区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独裁统治,配合全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本军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服从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之指挥,对于中央之每一主张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每一个命令指示,当具体而坚决执行之。”宣言号召“全华南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华侨、工商业家、开明绅士、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致行动起来,为支援本军的行动而奋斗,为彻底解放全华南、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的成立,是桂滇黔边区人民解放斗争中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桂滇黔边人民武装逐步走上正规化,极大地鼓舞了桂滇黔边区人民。桂滇黔三省和从广东南路转战到边区的各民族人民子弟,从此团结一致,并肩战斗。在以后的残酷斗争中,许多原桂滇边部队的干部战士还为云南人民的彻底解放光荣牺牲,他们的英魂为云南各族人民所永记。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组建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接着向东南、中南、西北、西南进军。在这一形势下,中共中央对长江以南地区党的领导机构作了调整,并决定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

按照中共中央和华南分局的指示,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1949年7月6日,林李明、周楠、郑伯克等在云南省砚山县阿猛镇主持召开了中共云南省工委与桂滇边工委合并扩大会议。由于战斗频繁,会址几次变动,先后在邱北弥勒弯、砚山者腊、阿猛等地召开,会议开法是滚动式的。7月6日至14日开预备会议,15日至21日开正式会议,历时7天。7月22日,敌军追来,有情报说敌军可能偷袭,遂转至路南小圭山、师宗石洞等地。会议正式宣布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成立,按中央指定,林李明为书记,周楠、郑伯克为副书记。

会议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将滇桂黔边区的人民武装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下辖12个支队和两个独立团。纵队司令员庄田,政委林李明,副司令员朱家璧,副政委郑伯克,参谋长黄景文,政治部主任张子斋。会议要求继续扩大反蒋统一战线,争取中立地方实力派,集中力量打击蒋介石嫡系部队,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昆明。会议动员边区军民做好迎接南下野战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工作,配合野战军解放云南及全边区。

中共云南省工委、桂滇边工委合并扩大会议后,林李明、庄田率滇桂黔边区党委和边纵领导机关进入弥泸地区的圭山根据地,郑伯克回昆明负责领导昆明、滇南、滇西、滇中、滇东北等地的工作,周楠调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工作,其余与会人员立即返回原工作岗位,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昆明地区革命战争的烽火越烧越旺,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


责任编辑:天下口碑

---国土名片网版权所有---